教养方式与依附关系代间传递模式之研究-Core.PDF

教养方式与依附关系代间传递模式之研究-Core.PDF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养方式与依附关系代间传递模式之研究-Core.PDF

33 教育心理學報. 1998 • 30 卷 2 期. 33-58 頁 教養方式與依附關係代間傳遞模式之研究 其麗娟 歐陽儀 台北市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石牌園中 教育與心理輔導學系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子女與母親的教養方式與依附關係之代間傳遁關係。本研 究以台北市地區六所國民中學的一年級與二年級學生共計338 組青少年子女與母親 (676 人)為研究對象,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母親教養方式量表(母親版) J 、 「母親教養方式量表(學生版) J 、 r 我的經驗量表(母親版) J 、「我的經驗量表 (學生版) J 0 調查所得資料以典型相關分析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1.外婆教養方式與母親教養方式似乎有直接代聞傳遜的關係存在。立外婆教養方式似 乎會透過母親依附關係而與母親教養方式有問接代間傳遞關係存在。 3. 母親依附關係 與子女依附關係似乎並未有直接代間傳遞關係存在。 4. 母親依附關係似乎透過母親教 養方式而與子女依附關係有間接代間傳遞關係存在。 關鍵詞:園中生、青少年、教養方式、依附關係 結論 家庭是個體的第一個社會世界,無論家庭的教養是好或壞均會影響到個體的發展。子女 在家庭中接受母親照顧與教養的過程中,逐漸吸納並內化母親的價值觀與信念,並且發展出 自我的概念,並影響其人格發展與適應(楊芳彰,民86 ;蔡順良,民86 )。而在我國傳統 的家庭文化傾向以父母為中心 r 長尊晚卑」的價值觀使得子女必須聽命於父母的安排與決 定(姜得勝,民87) ,子女較易被視為父母的附屬品,教養上多是關懷與權威並施,較無 法給予子女獨立自主的空間,因此子女與父母常陷於「共生與黏結」的關係裹,雙方就如同 黏密無法分割的生命共同體,彼此相互依賴,背著對方同行(余德慧,民布;吳麗娟,民 86 ;劉修全,民86 )。成長於這種教養方式中的個體,究竟其會如何被影響有必要加以探 討,才能幫助個體在不同人生發展階段的適應與人際關係之經營。 此外,英國精神醫師John Bowlby 所發展出的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可) ,認為母 親在照顧嬰孩時若情緒是可獲得的,而且對孩子的需求有能力持續敏察回應,則嬰孩的信任 與安全感會逐漸形成。同時在與母親互動過程中,嬰孩會發展出對自我、重要他人、及世界 整體觀點的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 (Brethert側,1985) ,並且將統合於嬰孩 的人格架構中,成為其對新環境的認知、期望與適應的依據(龔美娟,民的 Main,臼s­ sidy Kaplan, 1985 )。而個體早期發展的依附關係,對於青少年期的子女也有極大的影響, 34 教育,心理學報 倘若青少年與父母有良好的情緒依附,將有助於其以父母的情緒支持以及安全感為後盾,邁 向獨立自主的發展,並且幫助其完成自我統合的發展任務(Ryan Lynch, 1989) 。而專制 干預或拒絕的父母則會讓青少年子女不安、逃避(McCormik Kennedy , 1993 ; Michels , 1996) ,使得親子之間情緒疏離,造成青少年既無法信任他人,自尊較低,人際關係能力較 差,甚至青少年問題行為可能發生率增加(楊淑萍,民84 ;孫世維,民的)。過去依附關 係的研究也發現,個體童年期與父母互動過程中所發展的依附關係與內在運作模式影響深遠, 將會一再重複於和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