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义(17世纪中叶~18世纪中叶在法国路易十四执政时期发扬光大.ppt

新古典主义(17世纪中叶~18世纪中叶在法国路易十四执政时期发扬光大.ppt

  1.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古典主义(17世纪中叶~18世纪中叶在法国路易十四执政时期发扬光大.ppt

新古典主義 (17 世紀中葉 ~18 世紀中葉在法國路易十四執政時期發揚光大 ) 主講:黃迎春 理論內涵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學者受古典劇作、理論的啟發並予新詮,發展出以「肖真」為宗 的藝術理論 ( 包含了真實、 道德、通性三個層次 ) ,並衍生出一些戲劇創作的原則 — 劇分五幕、戲劇形式的純粹性、角色類型及其行為範式、戲劇的教化功能、三一律。 僅管機關佈景迭有佳作,坐在邊側的包廂與樓廊的觀眾卻難免視線受阻 — 劇院空間利於聽但不利於看。 劇本 捨棄現實生活中罕見的獨白與歌隊。主要角色的思緒透過與心腹的對話傳達出來。而戰爭、群眾、暴力、死亡等場面,也因為無法在舞台上逼真呈現並取信於觀眾,採幕後處理。 (1)喜劇:人物來自社會中下階層,故事是關於家庭內或個人的私事,結局是快樂的,文體則主要是運用口語。如:Moliere的《守財奴》。 (2)悲劇:人物不是統治者就是貴族,故事是關於國家的存亡、統治者的隕落,結局是悲哀的,而文體是崇高而詩意的。如:Racine的《費德爾》。 演出 1.舞台外觀:佈景通常簡單,僅包含必要性的元素;而由於新古典主義對於通性的追求,劇本未詳加描述地點,因此同一組佈景可以供許多齣戲使用,發展出悲劇與喜劇兩種定型化布景。即便如此,機關特效、可動佈景、透視法佈景仍非罕見。此外,舞台與觀眾席都設有照明,演出時全場通亮,且部分觀眾坐在舞台上設的座席,使觀眾與演員同樣受到矚目。 2.演員外觀:演員致力於所屬的專業線和角色類型,喜劇演員在服裝、肢體上較貼近生活樣貌。 3.演員肢體:由於舞台上設置觀眾席,演員活動空間甚小,肢體動作有限。 4.演員語言:悲劇演出傾向歌劇式展演,注重聲情;喜劇則融合歌舞。 新古典主義戲劇 ── 理性時期,一切以古希臘為依歸 文藝復興或可說是西洋史上第一個古典主義時期,藝術家們對重新出版的希臘羅馬古典學問感到興趣,並模仿羅馬劇作家 —— 如普羅特斯 (Plautus) 、特倫斯 (Terence) 與西尼卡 (Seneca) —— 的作品風格,將其注入採用地方題材及背景的戲劇中。整體來說,文藝復興時代一本人文主義,以追求無限為標竿,是充滿活力且富於想像力的。 然到了十七世紀,這股風潮開始出現反動力量,時代從開放樂觀的氛圍中恢復了理性,講求秩序、勻稱、統一、和諧、協調、簡潔、嚴謹、客觀、節制與適分。 此時期依舊崇尚古典,但他們推許的是古希臘文藝理論,如霍瑞斯 (Horace) 的《詩藝》 ( Arts of Poetry ) 及亞里斯多德 (Aristotle) 的《詩學》 ( The Poetics ) ,以其為創作和批評之圭臬,故稱「新」古典。 新古典主義運動肇始於學院,其中又以法蘭西學院 (French Academy) 為核心。法蘭西學院最初只是一群文藝愛好者的非正式聚會,在同樣重視藝文的法國宰相利希留 (Richelieu) 鼓勵下,正式成立於一六三六年。 此學院設立的主要目的,除了在規範標準法文文法外,也在制定一套文學創作的準則及方法。他們的典範主要承襲自義大利,其基本原則可規納出六點: 一、講求肖真 (verisimilitude) 新古典主義所謂之肖真,包括三個層面。一要真實,即除了歷史、神話或聖經故事外,任何荒誕不經,不可能在真實生活中發生的事件,在舞台上都是不被允許的。於此,從前慣用的獨白 (soliloquy) 形式被捐棄,取而代之的是增加心腹 (confidant) 一功能性角色,讓主角在吐露內心時,不會顯得自言自語。 其次是戲劇須能傳揚上帝的教誨,展現理想的道德模式,善獎惡罰。除此之外,新古典主義者認為真理具普遍性,因而劇作家應從觀察到的現象中歸納出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模式 (norm) ,以為創作之依歸 二、講求合宜性 (decorum) 新古典主義者認為,既然作品應具普遍性,其題材、背景與人物摹寫也須恰如其分,刻畫類型 (type) ,如貴族要有貴族的風雅,莊稼要有莊稼的草,不可相互混淆 三、講求文類的純粹 新古典主義只認可兩種戲劇形式:悲劇與喜劇,亦悲亦喜的戲劇被視為摻染雜質的劣等品,不足為訓。因此悲劇只能是關於王公貴族的墮落與覆亡,文體嚴肅而祟高,富於詩意,至於喜劇則側寫中下階層的芝麻綠豆事,對白為日常口語,內容輕鬆 四、講求五幕結構 現存的希臘悲劇有五幕、六幕或七幕不等,五幕劇原為霍瑞斯的主張。雖然霍瑞斯並未說明原委與依據,他的見解卻為新古典主義者所採納,認為五幕劇結構嚴謹、勻稱和諧,而五幕以外的數目,皆為不合劇法的 五、講求勸懲 新古典主義者認為戲劇的使命在於勸懲,應從善惡終有報的結論裡,伸張「詩的正義」 (poetic justice) 。要言之,悲劇的目的在告誡錯誤或罪行將導致的後果,喜劇則嘲諷不合時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