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8上《记承天寺夜游》课件.ppt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8上《记承天寺夜游》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8上《记承天寺夜游》课件

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感受文章中描写月色语句的精妙 揣摩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情 *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听王菲演唱的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分钟 这首歌大家都比较熟悉,也知道《水调歌头》是首咏月怀古的词。同为一轮或圆或缺的明月,不同的赏月者却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在他们的笔下自然也就别有一番情致。因此在我国的古诗文中就有很多描写到月亮的语句,如刚才这首《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我们非常熟悉的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等。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心境下对月亮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就如苏轼,他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抒发的月夜下的感受就与《水调歌头》中的不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他的这篇游记《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世族地主,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7岁知书,十多岁传文,一生文采风流。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之后他几经贬谪,直到宋徽宗接位,大赦天下,他才得到内徙的机会,但至常州便病逝了,时年66岁。死后谥“文忠公”。 2分钟 四川眉山县三苏亭 苏轼画像 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革新、实行新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因而被子捕下狱。后出狱,责授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有时也游乐于山水,咏唱雄伟江山,感怀英雄人物,写下了许多极其动人的散文和词,如《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3分钟 《记承天寺夜游》记的是元丰六年十月,苏轼和好友张怀民同游承天寺的情景。全文仅八十余字,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文章风格清丽、冷峻,而又不乏洒脱。 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南,现已不复存在,图中显示的是泉州市的承天寺与银川市的承天寺。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xìng 3分钟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欲:想要。 欣然:愉快的样子。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那天夜晚,我正要脱衣睡觉,只见月光照入门内,(我不由产生夜游的雅兴),高兴地动身出门。 念无以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念:想。 与为乐者:共同游乐的人。 遂:于是。 至:到。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亦:也。 相与:一同,共同。 于:在。 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览作乐的同伴,就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没有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 9分钟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空明:清澈透明。 盖:表推测,大概。 庭院的地面,沐浴在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的月色之中,“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但:只是。 耳:罢了。 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人这样的“闲人”罢了。 1、阅读过全文,你觉得文中作者叙事、写景、抒情都围绕哪个字来写,请说说理由。 2、文中描写庭院中的月色,着力表现了月色的什么特点,你觉得这段描写好不好,好在啊里? 9分钟 1、阅读过全文,你觉得文中作者叙事、写景、抒情都围绕哪个字来写,请说说理由。 明确:文中叙事、写景、抒情都紧扣着”闲“字。入夜即“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因“无以为乐者”就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两人在夜深人静之时竟兴趣盎然地“步于中庭”,这些都可看出作者与怀民两人都是“闲人”,只有“闲人”才有如此的闲情逸致,才会观赏到如此美妙的庭院月景。 4分钟 2、文中描写庭院中的月色,着力表现了月色的什么特点,你觉得这段描写好不好,好在哪里? 月色的特点可用“空明”来概括。这段写月景写得出主要在于1、比喻运用传神:“积水空明”比喻庭中月光清澈透明,“藻荇交横”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文中没有出现“月”字,但两个比喻却使人感受到了无处不在的皎洁的月光。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积水空明”正面比喻月光,“藻荇交横”却是用竹柏倒影来侧面烘托,二者结合创造出一个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