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高校教师角色的定位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高校教师角色的定位
Position of College Teachers Role under Excellence Engineer Training Scheme
陈桂娟 CHEN Gui-juan;娄燕敏 LOU Yan-min;张旭昀 ZHANG Xu-yun;张慧超 ZHANG Hui-chao
(东北石油大学,大庆 163318)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Daqing 163318,China)
摘要: 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要求高校教师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合理定位角色、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采用启发式、互动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把自身角色转变为启发者、参与者和分析者,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工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同时有效推进教学改革的进行。
Abstract: Excellent engineer training mode requires university teachers to update teaching methods, reasonably locate the role, improve their teaching ability and overall quality. Teachers use heuristic, interactive and case-based teaching methods to change their role as inspirer, participants and analysts,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engineering capabilities and team collaboration capabilities while effectively promote teaching reform.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模式;教师角色
Key words: excellence engineer;education model;teacher role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3-0225-02
0 引言
创新型科技人才指具有扎实广博的科学知识,又具有求实的科学态度、勇于献身的科学精神和追求卓越的科技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教育目的和任务[1,2]。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作为师者,必须在给定的学制内,对学生进行更高的创新思维、能力与思维的培养。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下的工程教育改革,教师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教学改革中关键的因素。
1 传统教育模式下高校教师的主角地位
1.1 注入式教学方法 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决定了教学过程中的主角是谁,关系着授课效率和所培养出学生的综合素质。虽然课程性质、内容和授课对象不同程度制约了教学方法,但是采用何种手段实现教学目标就能体现出教师自身能力的不同。许多高校教师由于受传统的授教模式影响,授课模式僵化单一。目前在我国高校的课堂上,大部分仍采用 “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即以教师为主角,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灌输知识,很少顾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兴趣所在[3]。教师注重的是“教”,而不是学生的“学”,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认知和尊重,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注入的知识,因而缺乏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丧失学习兴趣,使授课效率大幅度下降。
1.2 唯心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职责是传授知识、教化人格,所以许多高校教师本能地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成法定的、权威化的社会和科学的代言人,与学生缺乏基本的沟通与交流。
有些专业教师基本是踏铃而来,铃响走人,课堂上除非秩序妨碍授课,否则只会“一人独讲专业课,两耳不闻学生事”,甚至到课程结束都不熟识所教学生,课上课下根本没有交流的机会。长此以往,这种“课堂冷漠”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高校毕业生将是自私冷漠、不关心他人和集体的“无素质人才”,在当今倡导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的社会上将无法立足。
1.3 重理论的教学内容 作为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师,对于大学毕业生因“动手能力差、专业知识不深”而产生的“就业难”问题,可以说是难辞其咎。从高校的师资情况来看,许多高校现在引进教师的基本标准是要求博士以上学历,满足要求的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校园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正式版)-B 5768.2-202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docx VIP
- 有毒有害气体安全防护培训.pptx VIP
-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备课教案.docx VIP
- 20-丙型肝炎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doc VIP
- 《AI时代如何做好班主任》---校长在班主任培训会上的讲话.doc VIP
- 在作风建设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docx VIP
- 数字智慧方案IDC工业企业数字化的两种路径(35页PPT).pptx VIP
- 【PPT课件】2024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准则培训资料.pptx
- CATIA高级应用-七大技巧-个人总结,图文.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