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的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中的舟

文学中的舟 说文学天地中的舟(2009-04-20 16:38:43) 转载标签: 校园 分类: 高二作文 平静的江面上,飘来一叶小舟,没有帆,没有桨,自然、闲适地顺流而下。它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相比于它所承载的精神,或许都不再重要。 舟承载着失意的游子。舟的承载意是中国的专利,西方的文学中鲜见用舟来承担精神力量,除了诺亚方舟外,即使摩西过红海也没有用到一条船。而中国的舟,有时竟能让人触景生情。听着庙里的钟声振颤着小船,张继的失意更加重了几分,十年寒窗换回的竟是空手而归,在失意中他留下了“孤俗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悲伤。多年以后,或许只能在尘封的史书中才能查到当年状元的名字,而承载失意的舟永远被人们传诵。 舟承载着孤独的愁绪。杜少陵漂泊在外,思乡的急切甚至使他产生了幻觉,见到河边的小舟就想登上船回家,然而他最终没有回到家乡,同样是一条小舟,承载了诗圣的沉重的愁绪和那同样沉重的生命。一向豪放的太白,竟也在舟中变得孤独起来,尽管他并没有愁绪,孤独的他仍需要人陪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终究没有实现,他发现月在水中,盛情邀请着李白到水中做客,他欣然前往,却再也没有回来。孤独和愁绪交织在一起,大概是常人不能承受之重,对于李清照这样的弱女子来说更是雪上加霜,纵然有扁舟帮她分担孤独与忧愁,可对于她来说“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仍然不能化解心中的愁绪。 舟行江中,两岸之景也不难使人触景生情,于是舟承载了凌云壮志。东坡沿江而下,在赤皋矶前想起三国的古战场。年轻有为的将领,“意气风发,羽扇纶巾”的形象,在他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少年的志向在此时又回到了他的脑海;李白乘着朝阳,在薄薄的雾里辞别白帝城,那股豪放,那般壮志,一篇之中无致志焉,但他的壮志豪情,已随着出发顺流而下的小舟飘散出来,无顺过多言辞,“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豪爽已足够表达。 被舟所承载的东西,与荣华富贵沾不上边,文学天地中的舟承载的是文人的性格、文人的风骨,也就是历代中国文学的风骨。舟留给了后人生动的形象,留给了后人一个时代的记忆。 给你个中心,看你自己能否把握——小小一叶舟,巴掌大的体积却能透射古今历史,至理哲学。舟承载了货物,却没有承载货物的量,真正承载了货物量甚至舟的量的是水。因尔,把握舟的真正地位,舟方能平稳行使,否则,颠倒了本末,以舟为自我中心的话,则水必覆之。。怎么联想看你自己吧,这写也是我随口编的,道理没怎么说清楚,自己用点心发散一下就成了 来源:国土资源作家网 作者:王万兵 发布时间:2009.10.15 自从鲁班在赤水河仿鞋造船之后,赤水河便与船有了更多魅力,像墨子这类社会名流都在赤水河畔流连忘返,孟子听墨子好友说鲁班在赤水河畔建双凤台发生的事和传说。孟子想看看鲁班仿鞋造的船。是如何刻载物又可载人的神奇发明。 孟子带着佩剑上了鲁班造的船。可孟子的佩剑是一把宝剑,因上船同孟子同游。当然他是慕名而来,都希望能从孟子身上学到东西,可人群太多太拥挤,孟子的宝剑掉到赤水河里了。很多人都惊慌失措,都争着要跳河寻找那把宝剑。 可孟子摆摆手,他示意众人不要急,他做出胸有成竹的样子,掏出小刀,在宝剑掉下去船边缘刻了一个记号。 船上的人都觉得孟子这样做不可思议,难道孟子有什么高智慧寻找落水的宝剑。当船靠岸后,孟子要那些人跳下去寻找宝剑,可那些人不帮他,因为那些明白,即使从孟子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那宝剑,是永远找不回来的。 孟子见那些人不帮他找宝剑,有些生气地质问那些人,为什么不帮他寻找宝剑,那些说他们也错过了寻找宝剑的时机,那就是你在船上刻记号的时候。 孟子一下子明白自己做了蠢事,再也没有寻找那把宝剑,灰溜溜地离开了赤水河,据说那把宝剑还还在赤水河里,诉说着那段往事。 后来由好事者,他写过刻舟求剑的故事,当然他没有提到事件主人孟子,他也不敢提到,这样就不会影响到当时的统治者,因为他们是靠文化软实力统治人类,不光彩的东西当然只能由普通老百姓扮演 孤舟蓑立翁,独钓寒江雪。 刻舟求剑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古诗中的船意象作者: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奋斗中学:李武军 时间:2005-12-16 19:14:0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680   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古人常说“舟马劳顿”“水陆兼程”,可见“船”在古代交通中的重要地位。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写于船上的诗,或写到船的诗,俨然成为一个颇为壮观的部落。   唐代之前,船意象在诗歌中出现频率不高,也不具有典型性。大唐版图辽阔,国势强大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