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毛概课件第八章.ppt

  1. 1、本文档共2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理工大学毛概课件第八章

1、我国选择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产生的必然性 (3)建国初期社会状况造成的: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群众政治热情高涨,经济结构简单等因素促成。 (4)理论认识不清的误导: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一个根本特征。 2、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第二,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 和市场的作用,限制和排斥商品经 济和市场的调节作用。 第三,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现象十分严重,压抑了群众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党主要领导人对经济体制的积极探索 第一阶段:(1978年——十二大)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 第二阶段 (十二大——十三大)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 过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 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 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其一,论证了商品经济是社会主 义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其二,论证了社会主义与商品经 济是内在统一的。 第三阶段:(十三大——十五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四大,邓小平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根本上 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 束缚,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上的第二次重大突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内涵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特征(个性)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 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一定社会 经济形态中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 重及其相互关系。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1、主体是就全国范围讲的,局部地区和某些行业可以灵活。 2、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3、主体地位的核心在于控制力,关键在于竞争力。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坚 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又一条基 本原则。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混合所有 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1、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2、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理解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是与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所有制结构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的。 (一)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依据 前提条件: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 同时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二)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意义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既体 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占 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它是公有 制经济内部占主体的分配原则。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 (1)经济所有制结构多样性决定分配方式的多样性。 (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2. 按生产要素分配含义及类型 李某的妻子 李某的女儿 李某的儿子 李某的母亲 (2)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的意义 互动话题:私营企业主的个人所得属于按劳分配 二、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关于“先富”与“共富”、公 平与效率的关系,反对平均主 义与防止收入悬殊三个问题。 (2)防止两极分化必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1)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 (2)市场经济运行的保障 (3)劳动力再生产的保障 (4)经济调节的作用 (5)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历程 恢复性发展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的国家。 2010年11月6日的上海浦江创新论坛上,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在人均GDP3000美元阶段,中国国家创新能力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距世界最主要创新性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汤姆路透(Thomson Reuters)知识产权解决方案事业部公布了《2010年创新报告:12个重要技术领域及其创新情况》。报告显示,中国创新能力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根据该报告中的数据,日本的专利总量是中国的100倍以上,美国是中国的4.3倍,韩国是中国的1.8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