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HF+RFID空中接口技术体制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UHFRFID空中接口技术体制分析

2010’全国第十三届微波集成电路与移动通信学术会议 UHF RFID空中接口技术体制分析 刘礼白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摘要:UHFRFID将在物联网中担当重任,传输体制与应用需求会成为突出矛盾,现行技术体制制约了系统 设备能力的充分发挥,更加不适应物联网的应用需求,发掘新的传输体制,已成为业界的迫切任务。 前言 传统概念认为UHFRFID空中接口工作机理属于雷达模型,从而忽视了它的数据通信本 质,疏于在设计理念上贯穿通信思维,尽管近30年来通信技术,特别是与UHFRFID关系密 切的移动通信和计算机数据通信技术高速发展,却影响不到UHFRFID的技术进步。本文试 RFID 图用通信概念分析UHFRFID空中接口的瓶颈,探寻用通信技术的相关成就改善UHF 空中接口的传输体制,以求UHFRFID技术升级。 1 UItFRFID设计思维 RFID设计根据传统的思维。认为UHFRFID空中接口工作机理属于雷达模 现行的UHF RFID空中接口工作机理,进而重新设计 型。本文的设计理念是借助通信思维重新认识UHF UHFRFID空中接口技术体制。雷达思维与通信思维的差异简单对比如下表: 技术特征 雷达思维 通信思维 系统 闭环 开环 信息 波形本身己知,变化量包含信息 波形包含信息,变化量是干扰, 关注 波形,时间,返同能量 数据解调误码率 设计要点 雷达散射截面 系统设备能力 检测 闭环 开环 用户 单用户 多用户 无源标签借用读写器载波作激励源进行数据调制和发射,与雷达后向散射相似; 读写器到标签的指令传送,标签到读写器的应答数据传送本质上是无线数据通信。 2通信思维看UI=IFRFID空中接口 通信系统设计有两大准则:系统设备能力与损耗的平衡;和系统通信资源的充分利用。 1.系统设备能力浪费 1.1.1传播损耗 取840.845MHZ.频段 f(MHz)+20J09 Ls(dB)=--27.4+201099d(m) 距离 d(m)=l,3, 10 损耗 Ls(db)=31,40,5l 1.1.2下行信道设备能力 1) 读写器发射功率 dBm 读写器发射功率属于政府管制参数,各国标准稍有差异,通常为30--36 2) 标签最高可接收电平 设收发天线增益0dB,忽略其它损耗 Ptrmax(dBm)=Pl(dBm)--LS(dB) 距离d=lm P仃max(dBm)=2 2010’全国第十三届微波集成电路与移动通信学术会议 距离d=3m,Ptrmax(dBm)=一7, 距离d--10mPtr max(dBm)=--18。 3)标签接收能力 标签接收灵敏度。由于标签的外部干扰与接收电平相比,均可以忽略。所以只需考虑 热噪声。 PTRMIN=4IIKTBF(S/N)rm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