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对缺磷胁迫应答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本试验采用溶液培养和组织培养两种方法分别对桂糖1号 (GT1)、新台糖 10号(ROC10),Q75二个甘蔗品种的幼苗和愈伤组织进行缺磷处理,从植株水 平和细胞水平系统地研究了缺磷胁迫对甘蔗生物量、根系性状及其它与缺磷逆 境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探讨了甘蔗对缺磷胁迫的反应在植株水平和 细胞水平的关系。结果如 卜: 1.缺磷胁迫抑制了甘蔗幼苗地上部生长,刺激了地下部的生长,导致根冠 比增大;缺磷胁迫也抑制了甘蔗愈伤组织的增殖生长。通过相对值的比较发 现:二个甘蔗品种的苗期相对植株干重、相对地上部干重及甘蔗愈伤组织相 对增殖率均呈现出GTlROC10Q75的趋势,且品种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即Q75的幼苗生长和愈伤组织增殖受缺磷胁迫的影响最大,GTI反之。以 相对生物量 (相对植株干重、相对地上部干重及甘蔗愈伤组织相对增殖率) 为指标初步得出三个品种的磷效率为GT1ROC10Q75o 2.缺磷使甘蔗根系变长、变细,根体积和根表面积增加,且增加的幅度都是 GT1最大。其中三个甘蔗品种的相对根表面积呈现出GTlROC10Q75 的趋势,品种间差异显著,与三个品种相对生物量的大小趋势一致。故相对 根表面积可作为甘蔗磷效率的形态指标之一。 3.缺磷条件下,三个甘蔗品种幼苗叶片和愈伤组织的酸性磷酸醋酶 Acid (APA)活性、脯氨酸含量都有上升的趋势,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Phosphatase( 旱下降趋势。其中APA活性的变化趋势在二个品种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Q75(磷效率低)的APA活性上升的速度快且幅度大,GTI(磷效率高)的 APA活性平稳上升,ROC10 磷〔效率中等)的APA活性的上升幅度居于 GTI和ROC10之间:因此APA活性的变化趋势可作为甘蔗磷效率的生化指 标之一。 4.缺磷胁迫引起了甘蔗幼苗叶片和愈伤组织保护酶活性发生变化。不同基因型 甘蔗在缺磷胁迫下,其保护酶系统的活性变化方式和幅度不同,与其耐低磷 1性有一定的相关性。植株水平和细胞水平下甘蔗保护酶活性变化的总体趋势 具有一致性:缺磷条件 卜,GTl的保护酶活性较对照明显升高;ROC10的 保护酶活性较稳定;Q75的保护酶活性变化幅度较大,不同处理时期的差异 也较大。其中三个品种幼苗叶片和愈伤组织的过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缺磷处理与对照相比,GT1磷〔 效率高)的SOD活性先降后显著上升:ROC10磷〔效率中等)的SOD活性 先降后上升或下降,但升降幅度较小;而Q75磷〔效率低)的SOD活性一 直下降。说明SOD活性的变化趋势也可作为甘蔗磷效率的生化指标之一。 5.缺磷条件 卜,三个甘蔗品种苗期植株和愈伤组织的全磷含量都极显著下降, 而磷素利用效率均极显著升高:其中Q75苗期植株和愈伤组织的全磷含量 下降幅度最大,磷素利用效率升高的幅度也最大。 6,甘蔗对缺磷胁迫的反应在植株水平和细胞水平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组织培 养技术可用来进行甘蔗磷素营养特性的研究。 关键词:甘蔗;缺磷胁迫:幼苗:愈伤组织;应答 前言 1.1植物磷素营养研究的必要性 磷是植物的必需元素之一,它在细胞膜结构、物质代谢、酶活性调节以及 信号传导等方面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地壳中全磷含量达0.12%(MengKet al,1982),但多以难溶性矿质磷形式存在,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大部分土壤 中可溶性磷酸盐含量还不到lum,而其他大量元素的含量通常为。1--1.0mm, (OzannePq1980)。据报道,全世界13.19亿公顷的耕地中大约有43%缺磷(刘 建中,1994),我国1.07亿公顷农Il中大约有60%缺磷 (鲁如坤,1998)。因 此生态系统中有效磷通常是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对此,人们往往通过施肥来 满足作物对磷的需求,但磷肥施入土壤中后很容易被土壤中的钙盐或铁、铝化 合物固定而在土壤中积累起来,加上磷在土壤中的扩散缓慢,磷肥的当季利用 率一般只有5-10%,加上作物的后效。也不超过25%,在遗传学上称作土壤磷 素的 “遗传学缺乏”,而不是 “士壤学缺乏”王〔庆仁,1998;北京农业大学, 1987;).同时,随着磷矿资源的日趋耗竭和能源危机的加剧,磷肥生产受到限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