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中国古典诗歌的叙述特质论中国古典诗歌的叙述特质.pdf

论中国古典诗歌的叙述特质论中国古典诗歌的叙述特质.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中国古典诗歌的叙述特质论中国古典诗歌的叙述特质

中国文学研究 !#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期,!# ’(’)*+, -. /,01’(’ 203’*)34*’ [古代文学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论中国古典诗歌的叙述特质 曹胜高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吉林% 长春% 56!$ )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叙述特质;形成 摘% 要:中国古典诗歌具有不同于西方诗歌的叙述特质,主要表现在:以赋、比、兴作为叙述基础,注重主观表达与客 观效应统一;强调言志和缘情的叙述动机,突出作者情感体验和人生思考在叙述中的地位;追求时空、虚实、言意的统一, 形成了情、理、事交融的叙述风格。 〔中图分类号〕 7!!% % % % % 〔文献标识码〕8% % % % % 〔文章编号〕6 9 :;6;(!# )$ 9 ;# 9 ; ! #$% ’((’#)* +,)*-./(’-)%- *0 1$)%-% 12’--)/’2 3*%-. /8 =,’1 9 )- (!#$$% $ ’#()*+* ,-)./-.* -)0 ,(1*2-1/2* ;343 56 ’#-).#/)6 56!$ ) 4%. 5*(,- :/,01’(’ +?)((0+)? @-’(A ;1)**)30-1 0B0-(A1+*)(0’( ;.-*C 67-#(’/# :D,’ 1)**)30-1 0B0-(A1+*)(0’( -. /,01’(’ +?)((0+)? @-’(A B0..’*01 .*-C 3,’ E’(3 @-’(0’( )*’ C-(3?A F’,)G’ 01 @)A01 )33’130-1 3- ’H@*’(( 01 01B0+)3’ F)(’B -1 I4 ,J0 ,K01 ;0G01 @*-C01’1+’ 3- (’1(0F0?030’( )1B ?0.’ 3,-4,3( FA ’C@,)(0L01 (@’’+, 0B’)? )1B )..’+30-1 )( 1)**)30-1 C-30G)30-1 ;.-*C01 3,’ 1)**)30-1 (3A?’ -. F?’1B01 3,’ )..’+30-1 ,-@010-1 )1B )..)0* FA 410-10L01 3,’ (@)+’ 9 30C’ ,3,’ )+34)? +-1B030-1 )1B 3,’ M-*B( 9 013’130-1N % % 中国古典诗歌中具备叙事意味的作品,也通常具有相 若”言女子韶华正值,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喻女子容光 对完善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深广的社会背景,如《羽林 不再。“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意在引事引言 郎》、《孔雀东南飞》、三吏、三别等。但多数以事件线索的 不致唐突,起接吻合浑然无痕,如《周南 ·关雎》以关雎兴 作品如《长恨歌》、《琵琶行》、《连昌宫词》、《秦妇吟》、《庆 渚到君子淑女之恋,《卫风 ·淇奥》以“瞻彼淇奥,绿竹猗 州败》、《买马词》等,却不以事件的叙述为目的、以塑造个 猗”言及君子之德。比则是通过对物形或物性的把握来征 性鲜明的人物为诉求,而是借助事件来生发议论,或借助生 验或描述未知事物和陌生客体。与兴相比,物我关系比较 活片断来抒写感伤之情,从而使最具有叙事表层特征的古 疏朗,这种把握包含着一些判断、思考、分析、比较的因素, 典叙事诗,带有强烈的抒情倾向。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中 即所求的不仅是外在的形似,而且还有意神上的相通或相 国古典诗歌(包括叙事诗和抒情诗)的叙述特质,对中国诗 应。这种人与自然物性同构、人与自然物态相印的心理意 歌的叙述问题进行总结,以建构起适合解析中国诗学的理 识极大地增强了中国诗歌的文化内涵,对兴寄遥深的风格 论体系。本文进行初步探讨。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