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docVIP

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第二军医大学学员旅7队 上海 200433)   【摘要】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消化性溃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率以及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用药后1d、3d、7d的疼痛消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运用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起效快,患者疼痛症状可得到快速缓解,且溃疡愈合情况良好,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消化性溃疡;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6-0079-02   消化性溃疡为全球多发病,发病率约占10%,其中以十二指肠溃疡较为多见,年轻人多发,胃溃疡发病年龄迟,秋冬和冬春之交时段发病率较高。消化性溃疡中95%~99%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亦可发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周围及含有异位胃黏膜的美克尔憩室。该病是一种多病因疾病[1],可引起出血、胃肠穿孔等并发症。目前,该疾病主要以H2受体拮抗剂、胃黏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疗效较好。笔者分别应用埃索美拉唑及奥美拉唑为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对比两组的疼痛缓解率、内镜下溃疡愈合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附院2015年12月-2016年03月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Hp阴性病患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及医师临床诊断确诊。在征求患者同意的基础上,依照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18例。年龄26~56岁,平均年龄(34.1plusmn;12.5)岁。病例:十二指肠溃疡48例,胃溃疡3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患者服用埃索美拉唑(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磁0046379,20mg/片),1片bid口服;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诺捷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m0064032,20mg/粒),1粒bid口服。两组患者维持治疗时间均为4周。   1.3 疗效判断[2]   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1d、3d、7d的疼痛消失率和4周后内镜下溃疡面愈合情况,分别计算两组患者疼痛消失率和胃镜下溃疡愈合率,进行组间比较。治愈:胃镜下显示溃疡面彻底消失,且周围炎症反应消除;显效:胃镜下溃疡面彻底消失,但周围仍旧存在炎症;有效:胃镜显示溃疡面消失50%以上;无效:溃疡面消失不足50%。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密切观察患者有关反应,对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加以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用药后疼痛消失比较   实验组1d、3d、7d的疼痛消失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lt;0.05见表1。   表l 两组用药1d、3d、7d后疼痛消失率比较表[n(%)]      2.3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期间实验组有1例出现口干、1例诉恶心、2例感头晕头昏,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4/40),对照组有1例发生口干、1例出现恶心、1例感觉头晕、2例有腹泻症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5/40),两组症状均较轻,且能自行缓解,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 消化性溃疡主要原因是由于胃酸增多,H.pylori感染也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之一,故抑制胃酸、根除H.pylori、保护胃黏膜是疗消化性溃疡和防止复发的三大主要措施。胃腔液中的H+浓度比胃壁中的高,壁细胞分泌H+的过程必然是逆浓差的主动转运过程,该过程是通过H+,K+-ATP酶完成的,H+,K+-ATP酶即质子泵是控制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也是胃酸分泌的总关口,因此质子泵抑制剂对胃酸的抑制起到了直接而强力的作用。   3.2 消化性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非甾体类镇痛药等因素所致的病症,伴随多种临床表现,极大影响患者的日常饮食及生活。目前,临床医师在治疗此疾病时,主要致力于为降低胃酸浓度、改善胃部血流、保护胃黏膜、根除Hp,可适当缓解患者疼痛及溃疡症状,但效果不甚满意。鉴于这一治疗状况,临床研究人员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