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现状探查_基于沪市A股经验数据.docx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现状探查_基于沪市A股经验数据.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现状探查_基于沪市A股经验数据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现状探查——基于沪市 A 股经验数据张丽婧郭雪萌【摘要】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逐步实施,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情况有了逐步提升。本文以 2010-2012 年间沪市 A 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相关报告为研 究对象,详细描述了这三年间沪市 A 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情况。研究发现,披露内控缺陷的 公司数量在逐年增加,信息披露方式趋于规范化,内部控制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存在缺陷的公司表现出了一 定的行业特征。同时也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仍然存在信息含量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 相关的政策性建议。内部控制缺陷情况的研究,一方面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对制度的执行情况,另一方面也 为内控制度建设提供了经验证据。【关键词】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信息披露A套指引》,并规定自 2011 年 1 月 1 日起在境内外交叉上市的公司率先施行,自 2012 年 1 月 1 日起在沪 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施行,要求执行基本规范配套 指引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按年度披露 内控自评报告,并要求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 并出具审计报告。其中的《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明确 要求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应包括内部控制缺陷及其 认定情况以及针对重大缺陷拟采取的整改措施。这 一指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由自愿 性披露转变为强制性披露。目前,我国对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研究 相对单一,主要就是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 露的影响因素以及市场反应展开。由于 2010 年《企 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发布带来了内部控制缺陷 信息披露从自愿披露到强制披露的转变,但由此带 来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是否有所改善以及整体情 况如何却鲜有人研究。因此,本文就以 2010-2012 这三年沪市 A 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为主要一、引言“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的爆发再次将人们的视线聚焦到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上来。这一事件暴露 的不仅仅是该企业信息系统缺陷问题,更多的说明 了该企业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监管制度以及风险防 控等方面的弱化。在我国,很多企业经营者为得到直 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在会计监管不严、信息披露透 明度低、关联方交易等弱公司治理环境,造成了很多 类似于“光大证券乌龙指”这样的违规事件,给企业 的利益相关者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此, 解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就显得意义深远。2008 年 6 月 28 日,财政部联合证监会、审计 署、银监会和保监会发布了以五大目标、五大要素为 核心内容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自 2010 年 1 月 1 日起上市公司应当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 性进行自我评价并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2010 年4 月 26 日,五部委又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作者简介】 张丽婧,女,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理论;北京,100000;郭雪萌,女,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企业内部控制。- 85 -·研究对象,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情况进行归集和分析,找出披露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资本市场内部 控制建设完善提供宝贵建议。二、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现状(一)样本选取本文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搜集下载了沪市 A 股上市公司 2010-2012 年的年度报告、内部控制 自我评价报告和内控审计报告,其中剔除了金融行 业,共搜集到 2010 年 850 家公司、2011 年 896 家公 司、2012 年 903 家公司的相关信息。(二)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界定内部控制缺陷作为内部控制评价的核心内容之 一,在实际评估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认定标准模糊,缺 乏可操作性的问题。本文对内控缺陷的认定主要依 据财政部规定的认定标准,具体界定标准如下所述:1、年报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如果采 用“本年度未发现内部控制存在设计或执行方面的 重大缺陷”或“本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基本健全、执行 基本有效”等一语带过的表述方式,则被认定为未披 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2、年报的“内部控制”部分或《内部控制自我评 价报告》中,如果具体披露了内控缺陷的内容、数量, 或者有“存在以下不足”、“存在以下薄弱环节”、“有 以下方面尚待改进”等表述方式,则被认定为披露了 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三)内部控制相关报告的披露情况通过搜集整理相关数据得出:2010-2012 年间 披露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公司数量分别为 345 家、371 家、653 家,占当年公司总数的比例为 40.49%、41.41%、72.3%;而外部审计师对内控有效性出具审 计意见的公司数量分别为 203 家、220 家、581 家,占 当年公司总数的比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