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低浓度冶炼烟气制酸实现两转两吸的技改和生产实践.docx

低浓度冶炼烟气制酸实现两转两吸的技改和生产实践.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低浓度冶炼烟气制酸实现两转两吸的技改和生产实践

低浓度冶炼烟气制酸实现两转两吸的技 改 和 生 产 实 践罗忠平 , 丁治元 , 赵家锦(杭州富春江冶炼厂 , 浙江 富阳 311401)〔摘 要〕对低浓度冶炼烟气制酸装置一转一吸工艺进行技术改造 ,选用“空 —填 —间 —电”绝热蒸发封闭稀酸洗 , ⅢⅠ—ⅣⅡ“、3 + 1”两转两吸流程 。改造后 ,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转化系统不需补热 ,尾气达到排 放标准 。因此 ,只要对转化系统的转化器 、换热器 、催化剂 、保温材料等合理设计 ,低浓度冶炼烟气制酸采用两 转两吸工艺是可行的 。〔关键词〕低浓度 ; 冶炼烟气制酸 ; 两转两吸 ; 改造 ; 生产实践〔中图分类号〕TQ1111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 - 1507 (2001) 03 - 0046 - 041概况2设计内容杭州富春江冶炼厂原采用密闭鼓风炉空气熔炼 、连续吹炼炉吹炼工艺生产粗铜 ,冶炼烟气混合 后采用一转一吸工艺生产硫酸 ,年产粗铜 7 kt 、硫 酸 30 kt 。整套系统存在生产规模小 、烟气 SO2 浓度低 、尾气排放浓度超标等弊端 。因此 , 2000 年 对熔炼系统进行了扩产技改 ,密闭鼓风炉炉床面 积由原来的 4196 m2 扩大到 814 m2 ,并采用富氧 空气〔φ ( O2 ) 25 %~30 %〕熔炼 ,以提高脱硫率和由于密闭鼓风炉 、连续吹炼炉脱硫率低 ,所产烟气 SO2 浓度低且波动大 , 因 此 , 在 国 内 很 少 有厂家成功采用两转两吸工艺生产硫酸 。我们考察 了葫芦岛 、烟台等几家铜冶炼厂 ,并走访了南化设 计院 ,并向有关硫酸专家进行了咨询 ,最后认为 , 根据我厂现有的原料结构和生产状况 ( SO2 浓度 情况及系统漏风情况) ,通过一些改造 ,硫酸装置 是可以采用两转两吸工艺并实现自热平衡的 。这 样 ,不但可解决尾气超标排放的环保问题 ,也可解 决因处理尾气所致的操作费用高 、副产品滞销等 问题 。所以 ,硫酸装置实现两转两吸工艺是本次 技改的主要目标 。2烟气 SO2 浓度 ; 两台 10 m 吹炼炉同时作业 。制酸装置选用“空 —填 —间 —电”绝热蒸发封闭稀酸 洗 、ⅢⅠ- ⅣⅡ“、3 + 1”两转两吸流程 。熔炼配料 和制酸系统各参数的监测和控制主要由 DCS 来 实现 。新系统于 2000 年 11 月 15 日投产 ,并一次 开车成功 ,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转化系统不211烟气条件我厂技改后进入制酸系统的烟气成分及流量3见表 1 。需补热 ,尾气 ρ ( SO2 ) 877 mg/ m , 达到了排放标准 。我厂新系统的成功运行 ,为低浓度冶炼烟 气两转两吸制酸提供了借鉴 。212制酸系统工艺流程鼓风炉和吹炼炉的混合烟气经高温排风机送往电除尘器除尘后 , 经空塔 、填料塔二次增湿洗涤 ,除去大部分尘 、砷 、氟等杂质 ,温度从 280 ℃降 至 42 ℃,再经间冷器降至 32 ℃,由两级电除雾器除去 酸 雾 后 进 入 干 燥 塔 。空 塔 采 用 w ( H2 SO4 )〔收稿日期〕2001 - 03 - 02〔作者简 介 〕罗 忠 平 , 男 , 杭 州 富 春 江 冶 炼 厂 工 程 师 ,从事生产管理 。罗忠平 丁治元 赵家锦低浓度冶炼烟气制酸实现两转两吸的技改和生产实践·47 ·8 %酸循环洗涤 ,设圆锥沉降槽 ,底流送废酸处理系统压滤 ,获得铅滤饼 。空塔出口设置紧急事故水装置 ,保护填料塔 。填料塔用 w ( H2 SO4 ) 3 %酸洗涤 ,并设板式换热器移走循环酸热量 。表 1进入制酸系统的烟气成分及流量成分 w , %流量3 - 1SO2SO3CO2O2N2H2 O/ m ·hCO鼓风炉Ⅰ Ⅱ Ⅲ Ⅳ Ⅴ日平均41094191616861785139810051701118281758101614761946106716001760156015201420145013901498138813481298128813281248131621546716767158701407016870116691171214191718180715181136196816317 0451423 0481825 1641231 1671329 0521133 2821526 52113010601120114010901190110注 : Ⅰ———连吹炉单炉作业 1 周期 + 鼓风炉 ; Ⅱ———连吹炉单炉作业 2 周期 + 鼓风炉 ; Ⅲ———两台连吹炉 1周期 、2 周期交叉作业 + 鼓风炉 ; Ⅳ———两台连吹炉同时处于 1 周期 + 鼓风炉 ; Ⅴ———两台连吹炉同时 处于 2 周期 + 鼓风炉 ,在实际生产中应尽量避免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