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傈僳族刀杆节的由来及其演变.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傈僳族刀杆节的由来及其演变

傈僳族刀杆节的由来及其演变 侯兴华 (保山学院 政治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 [摘 要] 作为民族的传统节日,刀杆节是傈僳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传承了傈僳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发扬 了傈僳族敢于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大无畏精神。但随着傈僳族的不断流动和迁徙,特别是当他们迁徙到保 山的腾冲、龙陵一带后,刀杆节从起节日源传说到活动形式,从祭祀的对象到目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关键词] 傈僳族;刀杆节;由来;演变 [中图分类号] K285.6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 issn. 1674-9340. 2012.03.016 [文章编号] 1674-9340(2012)03-084-06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 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通过分析这一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解读一个古老的民族。 傈僳族主要的传统节日有“阔时节”、“新米节”、“澡堂会”和“刀杆节”等。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人 们远古生产劳动过程中发展而来。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人们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 傈僳族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傈僳族“刀杆节”的内涵曾发生过深刻的 变化,笔者拟就所掌握的资料对这些变化作粗浅分析。 一、 刀杆节简介 人们常把“刀山火海”理解为最危险的地方,而把“敢上刀山,敢下火海”的人视为勇士,加以 崇拜。“上刀山,下火海”就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比喻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不顾一切危险,不论发 生什么状况都要去完成使命;表达一种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不达目的不言放弃的决心和勇气。在 日常生活中,“上刀山、下火海”难得一见,但在傈僳族的节庆活动中,我们却经常能欣赏到这惊心 动魄、精彩绝伦的场景和画面。 “刀杆节”是傈僳族的重要传统节日,主要在怒江、腾冲和龙陵等傈僳族比较集中的地区举 行,其活动的中心内容就是“上刀山,下火海”。腾冲傈僳族刀杆节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七、初八举 行,持续两天。第一天活动的内容主要是“跳火塘”。二月初七下午,各家各户将准备好的木柴抬到 刀杆场上垒起;至傍晚,人们将柴堆点燃;天黑以后,火越烧越旺,最后形成一个大火塘,“踩火塘” 就开始了。三五个“香通”围着火塘边唱边跳,几圈后他们突然跳入火塘,做出各种惊险动作[1] P156- 157。最后,全村男女老少围着火塘跳起传统围圈舞蹈—“跳嘎”,尽情欢乐,直到深夜。 上刀杆是二月初八主要的活动内容。一大早,村民们就赶到刀杆场。每家提供一把锋利的长 刀,人们把这些长刀用两根栎木连接成刀杆梯子。上刀杆的程序大致如下:男女青年以欢庆的舞 蹈欢迎“毕扒”①入场——验刀剪彩—敬酒——脱鞋亮掌—攀登刀杆—下杆,然后在人们 热烈的“跳嘎”中结束。在人们注视下,穿红服、披神符、赤双足的“香通”们由资历最深的老“香 收入日期: 2012- 04- 07 项目基金: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XZJ022)。 作者简介:侯兴华(1975-),男,云南省保山人,保山学院政治学院,副教授,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东南亚民族与民族问题 ① 巫师,汉语称香僮,又变音为“香通”。 傈僳族刀杆节的由来及其演变 通”率领,依次上杆。锋利的钢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整个刀杆场鸦雀无声,就连一颗针落 地的声音都听得见。“香通”们依次上到杆顶,做几个惊险动作后从杆顶的另一面下杆。全体“香 通”下杆后,人们悬着的心终于落下,全村男女老少载歌载舞,互相敬酒祝福,整个节日顿时成为 舞蹈的盛会。 二、 各地“刀杆”的寓意 腾冲猴桥、轮马、胆扎等地的傈僳族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七晚上“踩火塘”,二月初八白天“上刀 杆”。之所以选择在二月初八“上刀杆”,据说是为了纪念明朝兵部尚书王骥。 相传,明朝年间,兵部尚书王骥率大军三征麓川,大获全胜;之后,为巩固边防,在腾越司设下 了 8 关 9 隘、36 兵站、72 哨卡;后来,王骥在某年农历二月初八被奸臣所害,当地傈僳族为了纪念 王骥,所以把上刀杆活动选择在他的忌日进行。 腾冲轮马刀杆队的刀杆一律为 72 把,喻 72 哨卡;每隔 9 把有一档交叉钢刀,共 8 组,喻 8 关 9 隘;每 2 把钢刀为一小组,互相照应,共 36 组,喻 36 个兵站;在刀杆底部、中部和上部分别绑上 三道交叉的刀,形成“剪子口”,分别代表 3 道雄关,亦即三座城堡—木城、石城、水城(腾冲的三 个地方);整架刀杆形成一个天衣无缝的防御体系,一如当年王骥的边防部队[2]P16- 17。 怒江州的上刀杆活动一般于三个时间举行:一是泸水县登梗澡塘会期间,时间为大年初二到 初六;二是每年正月十五泸水鲁掌上刀杆活动;三是每年“阔时节”期间,即阳历 12 月 20 日到 22 日。怒江州的上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