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南京城市道路交叉口沥青路面车辙成因与对策.docx

南京城市道路交叉口沥青路面车辙成因与对策.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京城市道路交叉口沥青路面车辙成因与对策

南京城市道路交叉口沥青路面车辙成因与对策徐庆平(南京同力路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46)摘要:沥青路面车辙是城市道路病害之一。车辙的产生导致路面平整度降低,影响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严重的会破坏路面,降低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通过对南京市城市道路交叉口沥青路面车辙现象的分析,提出了调整优化矿料级配设计和外掺抗车辙剂,提高沥青混合料夏季高温抗变形能力、雨季防水损害能力、冬季低温抗裂能力,综合提升沥青路面的耐久性能,实现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的改善,以解决或降低城市道路交叉口沥青路面的车辙问题。关键词: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病害;车辙;成因;对策中图分类号:U418.68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9-7767(2012)05-0027-06RuttingCausesandCountermeasuresofAsphaltPavementofNanjingCityRoadIntersectionsXuQingping近年来,南京市城市道路建设飞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车辆通行能力,改善了老百姓出行条件。但是,随着南京交通能力大幅提升,车流量日益加大,沥青路面的质量通病不断出现。尤其是道路交叉口,沥青路面在车辆荷载重复作用下轮迹处下陷,形成纵向带状凹槽的车辙现象就是典型的一种路面损坏,其通常随着交通量的增加、重载超载车辆比例上升而日趋严重。车辙现象不但严重影响了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降低了城市道路使用寿命,加大了维护保养成本,还降低了道路使用的观赏性和老百姓的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府的投资效果,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因此,研究分析车辙成因和对策,研发抗车辙型沥青混合料,尽快消除沥青道路的车辙现象,延长道路使用年限,为老百姓出行提供便捷舒适的道路环境是亟待开展的工作。普遍认为沥青路面结构的车辙主要发生在沥青面层。1.2车辙主要类型根据车辙形成的原因,将其分为以下类型:1)压密性车辙。该类型车辙是由于在沥青路面铺筑过程中没有充分压实或为了片面追求平整度而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碾压造成压实度不足引起的,致使通车后的第1个高温季节混合料在车辆的反复碾压下空隙率不断减小,达到极限的残余空隙率后趋于稳定,形成车辙[1]。2)流动型车辙(失稳型车辙)。沥青路面处于高温状态时,结构层在车轮碾压的反复作用下,荷载产生的剪应力超过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使流动变形不断积累形成,通常发生在轮迹带附近,主要由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不足造成的。我们通常所说的车辙基本上都是这种类型。3)结构型车辙。这类车辙是由于路面结构在交通荷载作用下产生整体永久变形而形成。它主要是发生在沥青面层以下包括路基在内的各结构层的永久性变形。这类车辙主要由于路基强度不足而引起的。基层施工不良和超载特别严重的路段会出现结构型车辙。4)磨耗型车辙。多为寒冷地区,由于沥青路面结构顶层的材料在车轮磨耗和自然环境因素作用下连续不断的损失形成,汽车使用了防滑链和突钉轮胎后,这1车辙形成原因和主要类型1.1车辙形成原因车辙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特有的一种破坏形式,表现为沿行车轨迹产生纵向的带状凹槽,严重时车辙两侧出现隆起变形。车辙的成因非常复杂,主要原因是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密度低、剪切破坏和基层的垂直变形所造成。近年来,随着大功率压路机的使用和基层强度的提高,道路基层和土基所产生的永久变形不再显著,目前272012年第5期(9月)第30卷道路与交通工程RoadTrafficEngineering种车辙更容易产生。这种车辙类型所占比例较少,具有很强的区域性。荷载越来越集中地分布于道路行车线区分的轮迹带处,引起交通渠化[2],特定区域车辆的频繁启停,剪切应力对交叉路口红绿灯处与公交站台沥青路面的影响较大,因而容易产生车辙现象。3南京城市道路交叉口车辙处理对策根据南京气候条件,在提高道路交叉口抗车辙能力的同时,还需兼顾提高防水损害、耐久性与低温抗裂性能。根据SHRP研究[3],通常情况下,合理的密级配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要优于间断级配的混合料,只有SMA例外。因此,沥青面层级配仍采用AC-13C型密实级配,但拟进行矿料级配调整,提高骨架相互嵌挤作用;使用添加剂,提高沥青结合料的胶结作用,来实现高温抗车辙性能的改善。南京城市道路车辙病害调查与分析南京市内道路的调查结果表明:流动型车辙是目前南京城市道路病害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公交车站、交叉路口等处是车辙多发地段,也是市区道路养护、维修的重点区域。其中,玄武大道新庄公交站台车辙深度24mm,建宁路民生街公交站台车辙经修复处理后,仍出现28mm深的车辙,三牌楼与模范马路交叉口红绿灯等待区车辙深34mm。对出现车辙的部位进行钻孔取芯,通过芯样截面观察,变形主要发生在沥青混凝土的上2层。结合相关资料分析,南京市区车辙的形成主要受气候环境、路面结构、交通流量等因素的影响。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