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债法总论 华东政法大学 课堂 名师
债法总论 主讲:韩强 联系方式:jiangwu999@ 参考书目 :基本必读书 郑玉波著,陈荣隆修订:《民法债编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2版 王家福主编,梁慧星副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 崔建远主编:《合同法》(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参考书目 :一般参考书 史尚宽著:《债法总论》 王泽鉴著:《债法原理(一)债之发生基本理论》 王泽鉴著:《债法原理(二)不当得利》 王泽鉴著:《债法原理(三)侵权行为法(1)》 黄立著:《民法债编总论》 参考书目 :一般参考书 我妻荣著,王书江等译:《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 林诚二著:《民法债编总论——体系化解说》 韩世远著:《合同法总论》 隋彭生著:《合同法要义》 第一章 绪论:债和债法 第一节 债的涵义 债的涵义 债的涵义:是一种以请求和给付为内容的,具有相对性的法律关系。(民通84条) 最初的债:既包括财产之债,也包括人身之债。但无论何种债,其给付均限于有法律意义的给付行为,一般社交行为不构成民法之债 。 债的目的(本质):旨在特定人之间就特定的给付行为建立拘束力,以达到某种私法或公法上的目的。 债的法律关系 主体:债的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债权人和债务人。 客体:中国大陆传统观点指债权债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内容:债权和债务。 债权 特定人(债权人)得对特定人(债务人)请求为特定行为的权利。 债权是民事权利的一种。 债权是以特定行为为标的的权利。 债权的效力:请求力、受领力、保持力。 债权之本质内容在于有效地受领债务人的给付,并得向债务人请求给付。 债务 特定人(债务人)对特定人(债权人)为特定行为的义务。 第一章 绪论:债和债法 第二节 债权与物权的关系 债权与物权的关系 债权为请求权,物权为支配权 债权为相对权,物权为绝对权 债权具有期限性,物权中的所有权具有永久性 债权的设立以任意性为原则,物权执行严格法定主义原则 债权具有兼容性,物权具有排他性 债权具有平等性,物权具有优先性 第一章 绪论:债和债法 第三节 债的分类 以发生原因分类 意定之债 合同之债 单方允诺之债 法定之债 侵权之债 不当得利之债 无因管理之债 缔约过失之债 以主体分类 单一之债 多数人之债 按份之债 连带之债 共同之债 以标的分类 特定之债和种类之债 简单之债和选择之债 给付之债和行为之债 完全债和自然债 主债和从债 要素债务和附随债务 继续性债务和一次性债务 特定之债和种类之债 特定之债:于债成立之时,债的标的即已特定,或债成立之时虽未特定,但当事人于债履行时可将其特定者,亦视为特定之债。 种类之债:债成立时,以未特定的种类物为标的的债。种类之债的标的不具有个性,可以同种类、同质量之物相互代替。 简单之债和选择之债 简单之债:标的单一,当事人仅就该标的履行债务。标的为确定的唯一,不需要选择即可履行。 选择之债:标的为确定(但不特定)的多数,须当事人选定其中之一方能履行的债。 给付之债和行为之债 给付之债:以交付或移转一定财产为标的的债。 行为之债:以债务人的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为标的的债。 完全债和自然债 完全债:在法律上具有完全效力的债。如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债权人得请求公权力予以救济。 自然债:又称不完全债,无责任债。此种债的履行与否,完全听任债务人的意思,法律不加干涉。此种债务,债务人不履行的,债权人无法获得公权力的救济,但债务人一旦履行的,债权人亦有权受领,债务人不得要求债权人返还不当得利。 主债和从债 主债:在多重债的关系中,不依他债而能独立存在,并能决定债之关系和性质的债。 从债:依附于主债而存在的债。 继续性债务和一次性债务 继续性债务:又称长期债务,指在一定期间内,由持续性的给付行为构成的债。如租赁合同、分期付款买卖合同、长期供应合同等。 一次性债务:应于特定时点为一次性的给付行为的债。 第一章 绪论:债和债法 第四节 债的相对性 债的相对性的涵义 相对性的涵义:债的拘束力仅在当事人之间发生,表现为特定债权人仅得向特定债务人请求给付的法律关系。 债权平等原则:由债的相对性原理推导而来。既然债仅发生内部效力,无排他效力,故同一债务人可承担多个债务,彼此平等无涉。 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1) 甲将其一辆机器设备出卖给乙,约定5天后交付。在交付之前,甲疏于保管,致使该设备被丙偷走。甲后得知设备被丙盗窃。履行期届至,甲未能向乙交付设备,致使乙蒙受经济损失5万元。 问题:a甲得向丙主张何种权利?b乙得向甲主张何种权利?c乙得向丙主张何种权利? 案例讨论(2) 甲有房屋一幢,出售给乙,签订了买卖合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