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余弦波作用下沙纹演化的试验研究.pdfVIP

椭圆余弦波作用下沙纹演化的试验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椭圆余弦波作用下沙纹演化的试验研究.pdf

第4期 广东水利水电 No.4 2010年 4月 GUANGD0NG WATER RES0URCESAND HYDROPOWER Apr.2010 椭圆余弦波作用下沙纹演化的试验研究 王 珍 ,陈 纯 ,何 军 (1.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水动力学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10; 2.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天津 300456;3.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北京 100007) 摘 要 :在波浪水槽中对椭圆余弦波作用下沙纹形成及动力机制进行试验研究。采用不同粒径 (0.16mm、0.4mm、1mm)的 3种非粘性泥沙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试验,随着粒径的增大,泥沙越难起动,观测范围内的沙纹个数也越 多,相应的尺度越 小。对粒径为0.4mm的泥沙进行研究,得出沙纹波长、波高与时间成正弦周期关系。对 比平底和沙纹波谷的近底剪应力, 沙纹波谷处的剪应力是平底时的 1.4倍。沙纹的成因不单是水流与泥沙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周期性还受反射波的影响。 沙纹波陡与波浪水质点近底床水平运动方向的轨迹直径、波浪流的无量纲切应力等呈函数关系,其对称性与波浪的底部质 量输移速率和水质点近底床的水平方向运动速率的比值有关,随着比值的增大,沙纹的不对称性增大。 关键词:沙纹演化;沙纹特性;沙纹成因 中图分类号:TV13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12(2010)04—0022—40 引言 碎波有密切关系¨卜J。类似研究还有:国内的蒋昌波、 近岸海滨区的范围很广,且水深一般较浅。波浪传 白玉川等 ¨对单向水流下沙纹形成的演化过程进行试 播到海滨区后,成非线性,此时,应作为浅水非线性波来 验研究。 研究。椭圆余弦波理论是最主要的浅水非线性波理论 以上虽做了大量研究,但对沙纹的成因及沙纹形态 之一,在其作用下沙纹形成的研究有重大意义。 的演化机制等结论不一,且对近岸海滨区沙纹的研究较 由于沙纹形成和演化的机制非常复杂,研究人员通 欠缺。本次试验将重点研究浅水非线性波浪作用下沙 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对沙纹做 了研究。Lyne , 纹的演化过程及沙纹特性,以及沙纹特性产生的原因。 Sleath ,Kaneko,Honji 研究了振荡流作用下滚动沙 1 实验概述 纹的形成机制 。Blondeaux4【J,Vittori 进行了粘性振荡 试验在40.0m×0.5m×0.8m(长 ×宽 ×高)的波浪 流在平底条件下线性和弱线性的稳定分析,给出了滚动 槽 中进行,试验布置如图1所示。沙纹的瞬时形态由高 沙纹形成的可能性解释,得出了其最终平衡的波幅。 速CCD摄像设备获得。CCD有外部触发装置,能进行 Shepherd 通过一般 的观察为沙纹形态绘制 了地图。 快速冲放 电,采用 “画面交叉”技术,能使 2个具有几个 Baglioetall7j借助结构灯技术以一种远程遥控的方式 毫秒脉冲间隔的激光脉冲,去捕捉顺序间隔的视频画 测量 了沙纹 的波幅和波长 。Schrereretal ,Stegner, 面。利用声学多普勒流速仪测量平底及波谷同一条垂 Wesfriedl9在实验设备上进行了创新,在振荡流循环水 线处的三维瞬时流速。试验用的是天然沙,初始床面平 池中能重现沙纹的形成过程。在实验 中发现滚动沙纹 坦。共进行 3组试验 ,波浪要素见表 1。 不可能出现稳定 的形态 ,而 只是涡动沙纹 的前奏。 Stegner,Wesfied详细地分析了沙纹波长的动力机制,并 研究了滞后作用对沙纹波陡的影响。Lyne 通过观测 资料分析认为,水面波是诱发床面沙浪的直接原因;但 更多认为沙纹形成是水流与床面相互作用产生的结 果 ;由波浪效应形成的机制大都强调与卷波型的破 图1 实验装置布置示意 (单位:m) 收稿 日期 :201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