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淮丘陵区干旱成因与减灾措施分析.pdf
第47卷 第 7期 人 民 长 江 Vo1.47,No.7
2016年 4月 Yangtze River Apr., 2016
文章编号:1001—4179(2016)07—0001—05
江淮丘陵区干旱成因与减灾措施分析
才 凤 存 ,蒋 尚 明 ,金 菊 良2 ,曹秀 清 ,许 浒
(1.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水资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 蚌埠 233000; 2.合肥工业大学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3.合肥工业大学 水资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所 ,安徽 合肥
230009)
摘要:江淮丘陵区由于特殊的气候、地形和水文地质条件,水资源供给不足,干旱灾害频发,因此,有必要探讨
解决该区干旱成灾的措施 。通过对江淮丘陵区气候、地形地貌 、地质、土壤、水利工程、社会经济及人类活动等
方面的剖析 ,探讨了该区干旱缺水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 出了相应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在工程措施方
面,要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 ,不断提 高水利工程 的蓄水、供水能力;在非工程措施方面 ,要重视种植结构调
整,因地制宜地推进中低产 田土壤改良工作,不断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努力发展节水高效型农业,不断提
高该区抗旱减灾能力。
关 键 词 :干旱成因;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 ;江淮丘陵区
中图法分类号:S157 文献标志码 :A DOI:10.16232/j.cnki.1001—4179.2016.07.001
江淮丘陵区界于长江淮河之间,西起大别山麓 ,东 体的地表水 ,也仅 占安徽省地表水资源总量的21.8%,
迄高邮湖畔,为安徽省丘陵地区的主体,有滁州、巢湖、 亩均水量为全省的2/3。由于水资源供给不足 ,导致
合肥 、六安、安庆 5地市的29个县市 (区),土地面积 该区干旱灾害频发 ,有十年九旱之说 ,农作物受旱减产
约4.4万 km ,耕地 133.0万 hm ,占安徽省耕地总面 损失严重 ¨ 。特别是江淮分水岭脊地区,地势高亢,
积的31.8% ¨ 。该 区四季分 明,空气湿润,水土光 骨干沟河较少,且远离大江、大河、湖泊及大中型水库,
热资源 比较丰富,农业生产总体条件较为优越 ,2010 基本无引外水条件 ,灌溉保证率较低,饱受干旱灾害的
年粮食总产量为 1356.7万 t,占安徽省粮食总产量的 侵扰,属安徽省最旱地区之一 。干旱严重制约着江
4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988.6亿元,占安徽省 淮丘陵区粮食生产安全与农村经济稳定和发展 ¨ 。
农 、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3.5%,是安徽省最为重要 为此 ,本文将从气候、土壤、地形地貌、地质、水利工程、
的粮油生产基地之一 。 人类活动及社会经济等方面分析江淮丘陵区的干旱成
该 区多年平均降雨量 900mm左右 ,P =20%丰 因,并对该区适宜的抗旱减灾措施进行探讨 ,以期为该
水年和P =75%中等干旱年的降雨量分别为 994.6 区干旱灾害综合治理与抗旱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与
mm和 694.4mm,但 由于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 理论支撑 。
带,降雨在月、季及年际分布不均,3—5月份降雨量为
1 江淮丘陵区干旱灾害分析
全年的24.6%,6—9月份降雨量 占全年的55.3%,多
年最大降雨量与最小降雨量的比值介于 2.1~2.5之 新中国成立以来 ,江淮丘 陵区经历 了由小塘、小
间。由于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 ,该 区地下水资源极为 坝、小水库到大水库 、站灌 区建设和拦蓄地表径流、抽
贫乏,仅在基岩中存在少量的风化及构造裂隙水,其水 提湖泊和江河水源相结合的发展过程 ,特别是 以皖西
量仅可解决部分人畜饮水问题。而作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