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复习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基础知识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字音:
缪公(mù ) 避匿( nì )缪贤( miào )汤镬(huò)虽驽(nú )肉袒( tǎn )
盆缶 (fǒu ) 案图(àn ) 可予不(fǒu )渑池(miǎn)诈佯(yáng)列观(guàn )
皆靡(mǐ) 传舍(zhuàn)甚倨(jù ) 不怿(yì ) 衣褐(yì hè )睨柱(nì)
二、通假字:
1. 可予不 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2. 臣愿奉璧西入秦 奉:通“捧”,双手捧着。
3. 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4. 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察看。
5. 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缪:通“穆”。
6.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
7. 设九宾于廷 宾:通“傧”,傧相,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8.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质:通“锧”,铁砧,古代刑具,用于腰斩。
9.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邪:通“耶”,yé,语气词,吗。
三、实词(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范围):
1.即患秦兵之来 (患:忧虑,担心。)
2.窃计欲亡走燕(窃:私下里。)
3.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鄙:庸俗,浅陋,鄙俗。)
4.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兵:士兵,军队。)
5.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病:生病。 )
6.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上朝。)
7.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从:听从,顺从。)
8.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当:应当,应该。)
9. 怀其璧,从径道亡 (道:路,道路。)
10. 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复:再,又。)
11. 故臣复取璧 (故:所以,因此。)
12. 固请,召有司案图 (固:坚持,坚决。)
13. 窃计欲亡赵走燕 (走:投奔。)
14.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何:怎么办,对……怎么办。)
15.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就:靠近,接受。)
16.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及: 和,以及。)
17.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内:空间的范围内。)
18.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请:请求,请求别人做某事。)
19.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去:离开。)
20.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 (却:后退。)
21.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若:如,及,比得上。)
22.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善:善于,擅长。)
23.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
24.且相如素贱人,吾羞(素:向来,素来。)
25.臣请就汤镬(汤:热水,开水。)
26.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亡:逃亡,逃走。)
27.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 (恶:丑,劣,不好的。)
28.赵王悉召群臣议 (悉:全部。)
29.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修:整饰,修敬:整饰礼仪表示敬意。)
30.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许:答应。)
31.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宜:应当,应该。)
32.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遗:送。)
33.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易:换,换取。)
34. 君何以知燕王 (知:了解。 )
35.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质:通“锧”,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
36.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 (诸:各位。)
四、虚词(高考18个文言虚词范围):
(一)以?:
??1. 以勇气闻于诸侯(介词,凭,凭借)?
??2.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介词,用,拿)??
3.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连词,表目的,相当于“而”,来)?
??4.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连词,表目的,用以,用来)?
??5.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连词,因为)??
6.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表承接,连接“传”与“示”)?
7.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介词,因为)
8. 君何以知燕王 ()
9.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
10. 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二)之
1. 伐齐,大破之(代词,代“齐国”)
2. 秦昭王闻之(代词,代“赵得楚和氏璧”这件事)
3. 即患秦兵之来(助词,用于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4. 均之二策(代词,这)
5. 秦王度之(代词,代“这件事”)
6.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助词,的)
(三)因?
??1. 相如因持璧却立?(介词,趁机)?
??2.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介词,通过,经由)?
3. 不如因而厚遇之(介词,趁机,由此)
4. 因跪请秦王(介词,趁机)
(四)于
1. 君幸于赵王(介词,表被动,被)
2. 故燕王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