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程改革以来的实践与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音乐课程改革以来的实践与思考

行走于探索中 ——对音乐课程改革实验的总结与思考 陈 晨 (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中学) 摘 要 我国历来有重视音乐教育的传统,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音乐课曾一度被忽视。自中央政府颁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之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相继出台,音乐课程改革实验开始进行。此次实验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变化,如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发展,课程目标的设置更加全面,同时师资问题、双基问题、音乐课程改革的持续性问题等也日益凸显。 我国自古就十分重视音乐教育。一方面,我国有很多讲述历史、歌颂英雄、缅怀先烈、弘扬中华民族道德传统、展现人性真善美的音乐作品,在人与人的相互交流、娱乐中起到教育世人,移风易俗的目的;另一方面,我国自古就有重视学校音乐教育的传统。《周礼》、《礼记》中的“成均”被汉代郑玄推测为以“乐教”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在孔子提出的培养弟子的“六艺”中,“乐”居于第二位。尽管中国社会经历了多次变革,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却鲜受影响。20世纪初,西方文化的传入刺激和动摇了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西式的新制教育体制逐渐在全国推广。1907年清学部正式颁布《学部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学部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第一次用教育法规的形式规定将音乐课列入学堂课程之中。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音乐课作为必修课列入了普通学校的学制。自此,音乐课便一直存在于当代中小学教育中。 尽管如此,由于我国学校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出现了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单纯以应付考试、取得高分的畸形应试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音乐课被学校认为是无关紧要的,主课老师可以随便占用的课程,被学生当做“做什么都行“的课程、休息玩乐的课程、教师灌输音乐知识的课程,严重地忽略了音乐课程设置的最初目的。1999年6月13日,中央政府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向全社会传递了实施教育改革的强烈要求。教育部随后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教育内容、课程结构、课程管理、课程标准、课程评价、教材的开发、管理等方面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改革要求。根据课程改革要求,《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也做了相应的变化,例如树立了五个课程基本理念,即: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以及将音乐课程的性质归纳为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三个方面。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各地区学校纷纷开展了不同形式的音乐课程改革的实验活动。笔者以个人教学实践活动为基础,结合相关教育理论和政策,就近几年来音乐课程改革实验带来的一些显著变化和遇到的问题做如下阐述。 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阐述的第一个具体目标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育的过程既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传授知识的过程往往是短暂的,具有时间限制的,而能力的培养却贯穿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学生在学习、整合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相应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感知能力、实践能力等会对其一生产生影响,帮助其更好地应用、实践,及探索更广阔的领域,更好地实现其价值。新课程改革提出建立新的学生观,认为“学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驱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存在,学生即目的”。即要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审视教育问题。故此,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被分为基础性目标,即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完成知识、技能的培养,以及发展性目标。改变了过去过于注重教学结果的教学模式,转向于强调教学过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和谐发展。 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及新课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教学理念,我们广大的音乐教师改变了过去“上来就教唱”的教学形式,深入地挖掘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寻找学生的兴趣点,采用多种形式的导入方法,使学生对课程充满了期待。例如,我在教草原音乐《牧歌》时,先选取了前几年唱的特别火的《吉祥三宝》作为课程导入,学生一听这首歌曲就感觉特别熟悉,特别有意思,他们一下就能够想到是蒙古族音乐,当我在问及他们能够联想起什么与蒙古族有关的事物时,他们很自然地就说出了骏马、草原、羊群、蒙古包等。伴着《牧歌》悠远辽阔的旋律,我从他们的表情中感受到了他们对蒙古音乐的兴趣,于是,这堂课非常顺利地开展了下去。 新课标将音乐审美定义为,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既要求欣赏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