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即 宇 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 即 宇 宙

人 即 宇 宙 ? ? 作者:李伟新 ?   一      人即宇宙,并非我的忽发奇想。 在这方面,我们的先祖,似乎比我们来得更浪漫。看看神话里的盘古:“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别看就这么几句话,却深藏着哲学意识、宇宙意识。 ? 天人合一,天地人为一体,一直是我们先祖哲学的最高境界。我不知道他们的哲学思想,是否来自这个神话。但我却知道,这个神话,已经将天地人视为一体。而且,盘古,我们人类的先祖,不是有了天,有了地,才出现。而是,天地浑沌,无所谓天,无所谓地的时候,盘古已生在其中。这种积极主动精神,是西方人所不敢想的。他们深信,人是上帝创造的。这非但不科学,而且首先就将人贬低了,将人置于被动的境地。 ? 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天地的含义,由浑沌而变得实在,可触可摸。盘古在其中,则能一日九变,将天神化,将地圣洁,让我们实实在在地看到他改天换地的行动。当然,我们的先祖还是很谦虚的,他们并不因为盘古如此能干,而将盘古视为“上帝”,倒是,以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也是日长一丈,来表现它们的平等关系。也就是说,天地人已经为一体。为了进一步深化这个意念,又以“极高、极深、极长”这三个同级数的词语,来形容天地人(盘古),使它们处于同一的位置,谁也不会高过谁。 ? 对宇宙的生成,我们的先祖虽然没有今天的“大爆炸”理论完整,恐怕也没有“爆炸”一词。但从“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的情形来看,我们的先祖已经明白,宇宙(天地)是从无到有,并且不断扩张的。跟今天对宇宙的认识相一致。先祖对宇宙的认识,是否来自本能,或是来自别的启示,比如是来自另外宇宙的启示,我不知道。先祖能有此认识,并上升到哲学高度,已经很令我感到欣慰。 ? ??者:  二    何为人,人从何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人类。哲学家们不知为此胶尽了多少脑汁,似乎也没个定论。人类也因为没个准确的认知,或孤独,或狂躁,或抑郁,或绝望,而空虚,而无奈,而不知活着为何。我不知道人类是否因为太年轻,才如此浑沌无知,却知道,我们的哲学家们大多都没有诗人的气质,老是以事论事,以人论人,不敢将人放到宇宙的高度去认知。 ? 其实,人即宇宙,我们的先祖已经说得很具体。 ?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 ? 盘古,作为人类的祖先,临死的时候,不但将自己化为天地万物,且将自己优秀的种子(诸虫),化为黎民。 ? 所谓龙生龙,凤生凤,盘古能跟宇宙为一体,他的后代,自然也能。这虽是神话,也许没多少科学,但这种精神,却很能令我们人类浪漫起来的。 ? 人即宇宙,这是多么高的境界。 ? 春秋战国的时候,我们的诸子百家,就很有勇气,身体力行地去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 ? 老子是个很自信的人,他爱“道”,为道而著书立说。他曾向世人,向统治者慨叹“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他相信自己的哲学思想,完全是遵照“天道”的规律而生发,并非空口说白话。后人也说:“老子的话是说给心听的。”可惜没几颗心能听懂。于是,他便带着心中有“道”,(连好好的国家图书馆长也不当了,)骑着那匹青牛,一边举着酒葫芦,跟太阳、星星干杯,一边悠然地出了关。关外沙漠茫茫,大概正合了他老人家无即有的道道,正合了他老人家“小国寡民”的独立精神,一人立在沙漠当中,尽情地吮吸月色,开心地跟星星谈话。躺在沙子上面,放松身心,无思无欲,身子轻如羽毛,一飘一飘的,就飘入宇宙温柔的怀里。十万光年以外的星辰,也像手上的汗毛一样亲切无比。别人也许不信,我却信,我深信他老人家的骨头,都能敲出日月星辰来。 ? 庄子混于俗世,却超然物外。在他眼里,宇宙的根本是“道”,跟老子的观点差不多。但他的鲲鹏一飞,就是九万里,很有盘古的气势。当然,如果他只注重了鲲鹏,注重了物质的力量,他的境界也就高不到哪里去。好在,他居于陋巷,目光却能望向远天;他吃着人间烟火,灵魂却始终不向污浊的官场低头。因为他看得太清楚了,人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身心首先就要自由自在,不为物质所累。灵魂和肉体都自由了,也就像了天空,可以任鸟飞,可以任云浮,不想“天人合一”都很难。 ? 后人拿他和老子比较的时候,就说:“老子微笑待人,庄子狂笑处世;老子教人,庄子嘲人;老子说给心听,庄子直指心灵。”一个说给心听,一个直指心灵,两人关注的都是心,都是人的灵魂。 ? 继承老庄思想学说的就有嵇康、阮籍、陶潜、李白、苏东坡、曹雪琴等。嵇康就常赤身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