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肢蹄病的发病原因以及防治措施.docVIP

奶牛肢蹄病的发病原因以及防治措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奶牛肢蹄病的发病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奶牛肢蹄病的发病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合阳县畜牧兽医局 陕西省渭南市 715399   摘要:奶牛肢蹄病是导致奶牛四肢以及蹄部出现病变的一种疾病总称,是常见的一种奶牛疾病。该种疾病发展较为缓慢,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对于奶牛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本文主要对奶牛肢蹄病的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如何对奶牛肢蹄病进行防治。   关键词:奶牛、肢蹄病、发病原因、防治措施         奶牛肢蹄病是一种奶牛四肢以及蹄部出现的疾病总称,是一种常见疾病。由于奶牛肢蹄病的病情发展十分缓慢,不会直接对奶牛生命造成威胁。因此,在奶牛饲养过程经常被忽略。在奶牛养殖中,肢蹄病的常见临床症状为跗关节磨损、趾间皮炎以及炎症肿胀为主。前肢肢蹄病集中在趾间皮炎以及趾底溃疡中。后肢肢蹄病集中在跗关节磨损以及趾间皮炎、炎性肿胀中。奶牛发生该病后,蹄的角质层以及真皮都会发生化脓性病理变化,病牛真皮出现化脓以及坏死、角质出现溶解等情况,导致患牛出现疼痛感,进而导致其生产性能得到降低。   一、常见于奶牛肢蹄病的种类以及症状   (一) 腐蹄病   导致奶牛出现腐蹄病的病原主要是结节状类杆菌、坏死梭杆菌、脆弱类杆菌、球菌、酵母菌等等。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发病初期,患牛的蹄部发热,且出现肿胀、疼痛症状。站立时,患牛的患肢难以负重着地,行走时患肢不敢踏,甚至三肢跳行。患牛破损伤口出现红肿发热症状,长此以往,患蹄出现流脓腐烂症状。   (二) 蹄叶炎   蹄叶炎是由于蹄壁与蹄骨之间的真皮层以及角质层出现弥漫性渗出性炎症,导致患牛的蹄部出现剧痛,导致患牛出现运动障碍以及慢性蹄变形。蹄叶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有:患牛出现突然剧痛,出现机能障碍。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该病很有可能转变为慢性疾病,并容易形成芜蹄。   (三) 蹄底溃疡   蹄底溃疡指的是蹄的底球结合部出现角质缺失、裸露真皮的情况,并发生肉芽组织增生的情况,甚至导致奶牛出现蹄深部组织感染。该病主要发生于奶牛的前蹄内侧指处以及后蹄的外侧趾处。经常出现两肢同时发病的情况,病变存在特殊位置,且呈现对称。主要临床症状为:后肢外侧趾外展,用内侧趾负重或蹄尖负重。对患牛的蹄底进行清洁时,可发现角质出现明显的破裂[1]。   二、分析发病原因   (一) 病原菌   奶牛肢蹄病主要是由节瘤拟杆菌以及坏死厌气丝杆菌导致的。节瘤拟杆菌可以产生蛋白酶,对角质进行消化,使得蹄的表面以及基层受到一定的侵害,并且在坏死厌气丝杆菌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出现腐蹄病损坏。另外,化脓性棒状杆菌、结节状拟杆菌以及脆弱类杆菌以及其他条件性致病菌也是导致腐蹄病出现的主要病原。   (二) 牛舍的卫生环境   奶牛的养殖方式一般都是采用圈养方式,且牛舍的地面大多是水泥硬化。 奶牛长时间站立或卧在这样的地面上,会导致奶牛蹄部出现机械性摩擦,并导致跗关节受到压迫,进而导致出现炎症以及挫伤[2]。   (三) 季节因素   在夏秋季节,奶牛饲养大多喂食青绿多汁饲料,导致奶牛尿多且牛粪稀。这样的潮湿环境给病原菌的生长提供了环境,导致牛舍中的病原菌增多。长此以往,容易导致患牛蹄部出现皮肤疏松以及角质变软的情况,进而导致奶牛发病。另外,奶牛经过夏季的高温后,体质出现明显下降,蹄部很容易出现病变。因此,该疾病在夏秋季节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四) 营养失衡   在奶牛喂养的时候,采用过量喂补蛋白质或已发生霉变的饲料都很容易导致蹄叶炎的出现。饲料中若出现矿物质缺乏,钙、磷、锌等物质含量不足、比例失当等都会导致奶牛出现蹄质疏松进而导致蹄病的发生[3]。实验证明,营养水平不均衡会导致奶牛发生蹄病的几率很大。   三、奶牛肢蹄病的预防措施分析   (一) 对奶牛日粮进行科学配置   由上文可知,喂养奶牛的日粮营养不均衡,很容易导致奶牛发生蹄病。因此,需要根据奶牛的不同生理阶段对日粮进行科学配制。在配制的时候,尤其需要对日粮的精粗比以及钙磷比,供给优质干草。并在日粮中加入优质高效的骨粉、维生素A粉、磷酸二氢钙以及维生素D3粉等等。日粮中的钙磷比需要达到1.4-1.8:1。在喂养的时候,最好使用TMR喂养技术进行喂养,并注重粗饲料的粉碎,不宜粉碎过细。此外,还需要采用一定的饲料添加剂,如1.5%碳酸氢钠以及0.8%硫酸镁等,避免出现瘤胃酸中毒的情况[4]。还需要在日粮中添加铜、锌等微量元素,使得奶牛肢蹄病的发病率大大降低。   (二) 对于牛场设施进行科学布置   在建设牛舍的时候,应该尽量将牛舍建立高大宽敞,且牛舍要保证通风良好,干净整洁。有条件的话,可在牛舍中安装空调。在其他场地中需要安装一定的遮阳设施,使得奶牛热应激得到有效减缓。并在其中采用三合土地面对其进行彻底压实,使其呈现出中间高以及四周低的形状,利于牛舍的排水。在牛舍通往挤奶室的路上应该进行防滑处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