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佛山古建筑结题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佛山古建筑结题报告

组长:冯俊华 组员:李铭炜 关潇翰 导师:黄永强 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现代型建筑四处林立,但在这些建筑之中,却依然有着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遗留建筑。这些古建筑或许成为地段的标志性建筑,或许在某个角落里渐成为一片废墟,又或许是在繁荣的都市中被人遗忘。而这些古建筑也曾是文明繁荣的一部分,是时代的遗留物,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所以本小组开展研究佛山古建筑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了解佛山古建筑能够开阔视野,追溯历史。从古建筑的建筑风格,建筑形式等能了解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人们的传统观念、文化意识、生活习惯等方面,有助于我们能从一座古建筑中了解一段历史,学习到如何从历史的遗留物中挖掘历史,并且在观察古建筑的同时思考如何完善对古建筑的保护等。 佛山市四大古镇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积淀了上百年的人类的劳动智慧结晶。佛山的古建筑是佛山光辉文明中最具有研究价值,最有内涵的结晶之一。 佛山的古建筑众多,所以本小组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进行课题研究。挑选研究的古建筑有顺德大良的清晖园,佛山祖庙,石湾南风古灶,还有农村古建筑代表的乐从沙滘村陈家祠。 研究古建筑需要实地考察来进行相关研究,并结合在书上、网上等途径搜索相关背景资料来深入了解,最后表达自己研究后的感受。 起止日期 具体内容 负责人 第六周 实地观察大良清晖园,摘录相关内容,并拍摄照片 关潇翰 第七周 整理自大良清晖园收集的资料,另上网收集部分历史资料,撰写报告 冯俊华 第八周 实地观察石湾南风古灶,摘录相关内容,并拍摄照片 李铭炜 第九周 整理自石湾南风古灶收集的资料,另上网收集部分历史资料,撰写报告 冯俊华 第十周 实地观察佛山祖庙,摘录相关内容,并拍摄照片 关潇翰 李铭炜 第十一周 整理自佛山祖庙收集的资料,另上网收集部分历史资料,撰写报告 冯俊华 第十二周 实地观察乐从沙滘村陈家祠,摘录相关内容,并拍摄照片 冯俊华 李铭炜 第十三周 整理自乐从沙滘村陈家祠收集的资料,另上网收集本分历史资料,撰写报告 冯俊华 第十四周 整理全部收集的资料,进行编排,拟定报告初稿 冯俊华 第十五周 结题报告,做最后的修改,研究性学习关于浅谈佛山古建筑正式结束。 冯俊华 关潇翰 李铭炜 A顺德大良清晖园 清晖园简介: 清晖园,位于广东省顺德区大良镇清晖路,地处市中心,故址原为明末状元黄士俊所建的黄氏花园,现存建筑主要建于清嘉庆年间。园取名“清晖”,意为和煦普照之日光,喻父母之恩德。园林经龙氏数代龙应时、龙廷槐、龙元任、龙景灿、龙渚惠等五代人多次修建,逐渐形成了格局完整而又富有特色的岭南园林。清晖园与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或称余荫山房)、东莞可园并称为广东四大名园,也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中国是陶瓷之国,而石湾是我国历史上岭南重要的陶业基地,素有“南国陶都”的美誉,以五千年的制陶历史而闻名世界。石湾陶业全盛时期,共有龙窑107座,容纳生产工人六万有余,赢得“石湾瓦,甲天下”的声誉。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的一座龙窑,五百年来窑火不绝,生产不断,保存完好,是世界上持续使用至今最古老的龙窑,南风古灶是历代窑改革的定型产物,是陶瓷生产技术进步的里程碑。至今仍发挥现代窑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明清时代的建筑,具有岭南民俗文化的建筑特色,是古代建筑文明的遗产禅城祖庙与肇庆悦城龙母庙、广州陈家祠合称为岭南古建筑三大瑰宝,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祖庙的正殿里庙内还陈设了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如70件30种兵器铜墙铁壁仪仗,直径1.31米的巨型铜镜、大型铜鼎、铜钟和香炉。铁器有大铁鼎、铁鼎、铁画等等。园内还陈列有石刻匾额,明、清时期的石兽、碑刻唐代“贞观二年”款棋字阳文“禅城”,石片旁的复制品。重新组合复完的陶塑瓦脊,大量的金木雕建筑构件,大型铁铸武士立像,铁铸瑞兽、铁炮等等。这些陈列品集中反映了明清时期禅城高超的工艺技术。无怪乎,一些前来参观的外国朋友将祖庙誉为“东方民间艺术之宫”。禅城祖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当时的名称叫祖堂,其实就是北帝庙,当时珠三角地区多为水乡,水患多,而北帝恰是传说中治水的神,于是北帝作为禅城人的保护神被供奉起来。但在明代,祖庙遭到破坏。洪武5年(1372年),祖庙得到重建。明朝正统十四年,朝廷封祖堂为灵应祠,并建了灵应牌坊。自此,祖庙由民间祭祀之地变成官方祭祀之地。1451年,成为官方祭祀之地的祖庙得到朝廷的支持扩建,塑北帝铜像。自此,祖庙初具规模。 光绪二十五年,富裕的禅城人捐钱捐物对祖庙进行首次大修,祖庙至今仍保持着百年前的艺术建筑风貌。当时,各行各业人士都拿出自己最好的东西捐给祖庙,禅城当时手工最出名的石湾瓦也被放在了祖庙的屋脊上。上个世纪70年代初,灵应祠大堂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