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730030
摘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视网膜病变是妊娠晚期因血压增高而产生的眼底病变。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本文将对其流行病学特征、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所用的检查方式、治疗等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临床研究做以展望。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视网膜病变;综述
【Abstract】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retinopathy is a fundus lesions,which is due to increased pressure in late trimester of pregnancy.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are unclear.In this view,we provid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epidemiology,etiology,pathogenesis,diagnostic methods and treatment.At the end,we put forward some forecast of the future research on this disease.
【Key words】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retinopathy;review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PIH)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晚期因血压增高而产生的一系列与眼底改变有关的临床症状的总称。其特点是高血压、水肿与蛋白尿。约50%-80%[1]患者有眼底改变,称之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视网膜病变,简称妊高征视网膜病变。
一、流行病学特征
妊高征在我国发病率约为9.4%[2],国外的发病率为5%-7%[3]。迄今为止,仍是国内外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4]。在我国,是第二位死亡原因[5]。在美国,已占首位[6]。在法国,Maria[7]报道占首位。在墨西哥,国家医学中心[8]报道妊高征患者围产儿的并发症为35.5%,新生儿死亡率10.9%。据近年的调查研究报道妊高征眼底改变率从74.6%-100%不等[9,10]。有视网膜病变的产妇死亡率为6%[1],胎儿为56.8%[1],比正常眼底组高三倍多。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妊高征视网膜病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基本同步于妊高征的研究。妊高征的病因历经一个多世纪的研究尚未圆满阐明。1918年Volhard首先发现了小动脉痉挛性收缩,奠定了妊高征病理变化的基础[11]。妊高征的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眼底改变的发生。主要表现为视网膜动脉痉挛性收缩,可进展为普遍性狭窄,严重时引起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或视盘视网膜病变,甚至发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睫状后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挛可引起急性视神经缺血及网膜表层缺血坏死。大脑皮层视觉中枢缺血可导致一过性皮质盲。
20世纪60年代发现血管痉挛性收缩导致血管内皮损失[11]。90年代发现内皮细胞有生物活性,内皮功能障碍是妊高征病理变化的主要因素[11],其病理过程主要表现为全身小血管痉挛、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纤溶系统活性失衡、血小板激活、微血管内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12]。目前许多与内皮受损相关的分子标志物被广泛用于妊高征的临床诊断,包括D-二聚体、一氧化碳(NO)、血内皮素-1(ET-1)、血清白蛋白(ALB)、尿微量白蛋白(mALB)等[13]。其中ET与妊高征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成正比[14]。这是由于ET升高使全身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阻力增加[15,16],视网膜小动脉痉挛狭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或功能障碍所致。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妊高征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发展过程可能是由机体内在遗传因素决定的,是多个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家系遗传有关的染色体[17,18]等十几个子痫前期的染色体易感区域已定位。目前有待在妊高征视网膜病变中展开研究。
三、诊断
视网膜血管是全身唯一可以直视的血管。目前常用直接眼底镜来检查诊断妊高征视网膜病变。眼底镜下见妊高征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视乳头色泽浅淡,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严重者出现网膜脱离。按Duker-Elder眼底分期标准[1]将视网膜病变分为Ⅰ~Ⅲ期,Ⅰ期(动脉痉挛期):视网膜动脉变细,管径粗细不均,A:V=1:2;Ⅱ期(动脉硬化期):动脉狭窄,反光增强,有时可出现动静脉交叉压迫现象,A:V=1:2~3;Ⅲ期(视网膜病变期):视网膜水肿、出血、渗出,严重者可形成渗出性视网膜脱离,A: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