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族民俗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的民族民俗教案

标题: 第三章 中国的民族与民俗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中国民族的人口、分布及语言文字概况。 2、掌握汉族传统节日的名称、时间,熟悉节日的起源及节日有关的活动。 3、掌握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和中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基本概况:主要分布地区、宗教信仰、文化艺术和工艺品、主要居住形式、服饰、代表性食品、特殊社交习俗和禁忌。 授课时数:10课时 教学重点:部分少数民族民俗情况 教学内容及过程: 引入:由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的不同民风民俗引入。 授新课: 第三章 中国的民族与民俗 第一节 中国的民族概况 一、中华民族的组成与分布 1、概况,总人口、汉族人口、从汉代开始称为汉族 2、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和哈尼族等15个民族;人口较少的民族有:保安、塔塔尔、独龙、鄂伦春、赫哲和俄罗斯等6个民族。 3、分布格局——东南稠密、西北稀疏。汉族多聚居在人口稠密的东部地区,少数民族多居住在人口稀疏的西部边疆地区。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交错聚居的格局。 二、语言与文字  1、语系、语言——大体上分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和印欧5大语系。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2、文字 3、汉语的概况 第二节 中国的民俗 一、汉族的节趣 (一)春节——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节日活动内容) (二)元宵节——主要有张灯、猜灯谜和吃元宵等习俗。 (三)清明节——既是节日又是节气。主要有禁火寒食、祭扫坟墓、踏青郊游、荡秋千、放风筝、蹴鞠及插柳等活动。 (四)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民间有:赛龙舟、食粽子、饮雄黄酒、挂香袋、戴香包、采药、插菖蒲和艾叶等习俗。 (五)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祭月、拜月习俗,主要活动有:祭拜月神、赏月、赏桂、观潮和吃月饼等习俗。 (六)重阳节——有登高、赏菊、吃重阳糕、射箭、插茱萸、喝菊花酒等习俗。 二、东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民俗 (一)满族 1、主要分布——东北三省,以辽宁省最多。 2、宗教——信萨满教。 3、建筑——多为土木结构。独特之处:院中立“索罗杆”,室内为“转圈炕”。 4、服饰——旗袍。把深绛色看做福色。崇尚白色。 5、饮食——过节喜吃:哎吉格饽(饺子)。除夕必吃:手扒肉。风味食品有:白煮猪肉、炙猪肉、白片肉、血肠、猪肉酸菜炖粉条和糕点“萨其玛”。最能代表满族饮食文化的是:满洲席。 6、民间艺术——“莽式舞”、“扬烈舞”反映奔马骑射的生活内容。传统的说唱艺术有:清音子弟书、八角鼓等;传统的体育项目有:骑马、射箭和举重等。 7、习俗——忌食狗肉,不带狗皮帽子,不能随便坐西炕,产妇产后未满一年的不可坐西炕,不打喜鹊和乌鸦,不得在索罗杆上挂牲畜等习俗。 (二)朝鲜族 1、主要分布——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主要聚居在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2)宗教 3)建筑——木结构的平房。 4)服饰——爱穿白色素衣,有“白衣民族”之称。传统的妇女服饰的特点是:短衣长裙。 5)饮食——传统风味食品最有名的有:打糕、冷面、大酱汤、泡菜、辣椒和狗肉。习俗:每日不离大酱和清酱,不吃羊肉和肥猪肉及河鱼、花椒、带甜味的菜,婚丧和佳节时不杀狗,不吃狗肉。爱喝烧酒、饮花茶。 6)民间艺术——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有农乐舞、假面舞、长鼓舞和刀舞,妇女有跳板和荡秋千的习俗。最有名的乐器是:伽耶琴。 (三)赫哲族 1)主要分布——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岸。是我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主要生产方式和使用狗拉雪橇的民族。 2)宗教——信仰萨满教。 3)建筑——临时住处:“撮罗子”(“圆窝棚”);固定住处:过去是“马架子”、“地窨子”,现在是砖房,院内有鱼楼。 4)服饰——鱼皮衣是赫哲族的重要标志。 5)饮食——以鱼、肉为主食。 6)民间艺术——舞蹈有:萨满跳神舞蹈“跳鹿神”、模仿天鹅动作的舞蹈“哈康布力”、源于俄罗斯的舞蹈皮里西舞。典型的民族乐器:口弦琴。 三、西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民俗 (一)蒙古族 1、主要分布——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和新疆等地。 2、宗教——早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