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潜江打造魅力虾乡 提升龙虾产业升级
湖北潜江打造魅力虾乡 提升龙虾产业升级
http://www.tao3.cc 论坛
正文湖北潜江打造魅力虾乡 提升龙虾产业升级2013-06-111698搜渔利获悉,从2009年到2013年,潜江龙虾节已到第四个年头。四年来,通过举办龙虾节,潜江的龙虾产业迅速提档升级,企业快速壮大搜渔利获悉,从2009年到2013年,潜江龙虾节已到第四个年头。四年来,通过举办龙虾节,潜江的龙虾产业迅速提档升级,企业快速壮大发展,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潜江市委书记、市长张桂华认为,经过多年发展,潜江小龙虾产业已赶上了加速发展、提质升级的时机,要将小龙虾产业打造成为潜江经济的助推器。小龙虾,正让潜江走上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阳光大道。养殖标准化 繁育人工化 产品科技化潜江打造龙虾产业升级版升级之一:从野生寄养到标准化养殖图为:潜江美景。图为:潜江被授予中国小龙虾之乡。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原产于美国,上世纪20年代被引入中国。研究表明,小龙虾肉中含有的10余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远高于牛肉和蛋类,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绿色健康食品。近年来,由潜江龙虾引领的红色风暴席卷全球。在国内,武汉、南京、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年消费量均在万吨以上;而在欧美国家,年消费量达16万至18万吨,但自给能力不足1/3。每年5月至8月,来自国内国外的经销商纷纷集聚潜江,抢购龙虾,可谓供不应求。潜江小龙虾如此受到国内国外市场欢迎,原因在于,在产业发展之初,该市就牢牢坚持走 小龙虾生态养殖路线 ,打响了潜江小龙虾绿色无公害产品品牌。潜江是著名的 水乡园林 、 鱼米之乡 ,境内拥有40万亩湖泊河塘,20余万亩宜渔低湖田,水质洁净、水源充沛,其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为小龙虾的生长、繁育提供了极为优越的生态环境,造就了潜工龙虾尾肥体壮、爪粗壳薄、色泽明亮、肉质鲜美等特点。2000年春,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农民刘主权、褚红云在全国率先探索出小龙虾野生寄养模式,因投入小、效益高,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2006年,湖北省委把此模式写进省委 一号文件 ,在全省推广,有效提高了湖北省近200万亩低湖田、冷浸田的利用率、产出率。从2008年起,潜江市水产局会同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起草制定了省、市地方标准《虾稻轮作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技术规程》、《克氏原螯虾池塘养殖技术规范》,同时编印了《龙虾养殖实用技术读本》、《潜江水产》等科普读物,向全市养殖户免费发放,大力推广龙虾标准化养殖。尤其是潜江首创的小龙虾与中稻轮作新模式,它将小龙虾 人工繁殖 苗种培育 成虾养殖 成虾捕捞 的一整套标准技术,实现人工养殖的一体化,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为确保标准化养殖品牌、品质,近年来,潜江市还建立健全了药品登记、处方留存等制度,严格做到销售有订单、出口有认证、检测有标准、生产有记录、质量有保障。同时,作为全国小龙虾最大出口加工基地,潜江市还先后投入300多万元,增添了数十套先进的检测仪器。2008年1月,经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准,潜江虾稻轮作标准化示范区被纳入第六批全国农业标准化一类示范项目。今年5月16日,经全国知名专家学者严格审定,中国渔业协会正式同意,将《潜江龙虾 虾稻共作 技术规程》作为国家行业技术规程予以公布和实施,潜江小龙虾养殖规程已成为国家标准。目前,潜江市通过部、省认证的无公害小龙虾水产基地面积达20余万亩,成为了全国最大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为推动潜江小龙虾产业迅猛壮大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升级之二:从自然繁殖到人工繁育潜江是 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 。但追根溯源,小龙虾加工的发源地并不是潜江。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江浙一带水产加工出口业已相当成熟。在2003年之前,江苏省小龙虾出口曾经连续13年居全国首位。但从2004年开始,中国小龙虾加工业出现了一个重要拐点。当年,湖北小龙虾加工出口创汇超过了江苏,至2012年,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一。 以潜江为代表的湖北小龙虾产业一举超过江苏,除本地加工企业兴起外,更重要的是当地政府对小龙虾工人繁育技术的高度重视,最终保障了小龙虾的原料和品质。 全国最大的淡水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 湖北莱克水产公司董事长郑玉林认为,江苏小龙虾加工的原料主要靠天然捕捞,由于对湖泊中的野生资源缺乏保护,过度捕捞,导致小龙虾原料匮乏,加工业难以为继。加工企业的迅速壮大,带动小龙虾需求量猛增。由于 人放天养 的养殖模式在种虾的交配、产卵、孵化以及幼虾的存活率等方面受到天气影响,开展克氏原螯虾的人工繁殖,解决种源锐减、种质退化问题势在必行。而这,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为此,潜江市聘请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专家舒新亚为首席科学家,组建了项目技术攻关组,由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潜江市水产局、省水科所专家和研究员组成研究团队,实行产学研结合,开展小龙虾人工繁育攻关。在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的支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