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未曾投入,却已疏离——论阿尔贝·加缪笔下默尔索形象的隐喻性塑造
未曾投入,却已疏离——论阿尔贝·加缪笔下默尔索形象的隐喻性塑造
第28卷第1期
2011年3月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
JOURNALOFTEACHERSCOLLEGEQINGDAOUNIVERSITY
VoI.28No.1
Mar.2011
●文学研究
未曾投入,却已疏离
论阿尔贝?加缪笔下默尔索形象的隐喻性塑造
潘水萍
(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摘要:法国文学家阿尔贝?加缪在其成名作小说《局外人》中,以其感受世界的独特方式表写着未曾
投入,却已疏离为重大主题的关学哲思.他以最深刻的笔墨勾勒,审视着当下人类生存的遭际处境.加缪
通过默尔索对己身存在意义所隐含的生命意识的追问与反思,强而有力地导出荒诞意识背后隐潜着种种
生命精神关联的存在之思,势必给活在当下的A.413以人类命运极深巨的视境启悟.
关键词:阿尔贝?加缪;荒诞;反抗;存在之思;《局外人》
中图分类号:Ilo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33(2011)01—0072—05
阿尔贝?加缪(AlbertCamus)以震撼人心,
深人骨髓的奠基之作《局外人》(L6tranger)扬名
文坛,享誉世界.他的系列文学作品如《误会》,
《卡利古拉》,《戒严》,《正义》,《反抗者》,《鼠
疫》,《西西弗的神话》等更是获得许多青年学者
的青睐.这是因为其作品始终传达出某种值得当
代人坚守的东西.实际上,加缪对人类命运存在
的最基本问题如贫穷,死亡,猥琐阴影境
遇的隐然刻画和现实人生对自由,正义渴求
的明彻透视,令读者深切地警醒到世界无处不充
斥着种种绝望的荒诞感.《局外人》正是以一
种无言的绝望与严肃的口吻,窥探主人公默尔索
直面荒诞,勇于反抗的形象,同时更是透析
出一种未曾投入,却已疏离的生命姿态及人生
境遇.加缪以简明,平实而又严谨的笔调,冷静,
客观,纯朴地捕捉了默尔索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及
其内心世界极其私我的生命存在之思.在很
大程度上,加缪笔下的默尔索形象的隐喻性塑造
及其深刻性,正是加缪本人对生命存在意义的一
种态度.因此,展开对默尔索形象塑造的深层透
视与多侧面的鉴照,对当下加缪思想的拓展性研
究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事实上,在全新语境的视角下,以敞开的心灵
深入到加缪作品中进行重新的解读与反思,将获
得一种或轻或重的生命之思.疏离,荒诞与
反抗正是构成加缪文学创作的核心母题与哲
学审视的维度,也是加缪美学中力图阐释的极为
重要的论说概念.在《局外人》这部小说中,死
亡所生发出来的生命疏离感,正是加缪笔下
默尔索形象的隐喻性塑造的旨要和阐释空间.加
缪以那极淡然,平视的叙事写作语言及其独白式
的,交代式的潜台词作为小说得以独特展开的出
发点,无比深刻地捕捉了默尔索己身游离于存
在与虚无世界的形象.默尔索直面死亡的
生命意识似乎淡然得让人有点难以接受,甚至大
为莫名.我收到养老院的一封电报:令堂去
收稿日期:2010~12—14
作者简介:潘水萍(1979一),女,广东茂名人,暨南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①阿尔贝?加缪(AlbertCamus,1913.11—1960.O1),出生于法国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城.着名戏剧家,小说家和评论家.其重要
作品如:剧本《误会》(1944),《卡利古拉》(1945),《戒严》(1948)和《正义》(1949)等,中篇小说《局外入》,长篇小说《鼠疫》,哲
学随笔论文集《西西弗的神话》,长篇论着《反抗者》等.其系列作品在欧美产生巨大影响,曾获法国批评奖.1957年,因作为
一
个艺术家和道德家,通过一个存在主义者对世界荒诞性的透视,形象地体现了现代人的道德良知,戏剧性地表现了自由,正义
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而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第28卷第1期潘水萍:未曾投入,却已疏离73
世.明日葬礼.特此慰唁.它说得不清楚.也
许是昨天死的._l』(默尔索对于已逝实情的
反应显得出人意料的平静与坚定.他并不像生活
中大多数人一样因刺激而滑向难以名状的
迷惘,焦虑,盲目,躁动或不安,甚至
不可救药地消沉于长久失落.由此见出,加缪以
简浅,凝炼而平静的笔墨阐明:生,老,病,死仅仅
是大自然生命的一部分,不必大惊大喜或大悲大
痛.这部小说的叙事人几乎同样吝啬他说的
话._2啪死亡蕴涵着存在本质的鲜活生活的
瞬间即逝与无可挽救的终结.然而自我生活
似乎隐含着仍尚须兼顾地直面与继续投入
的问题.显然,沉默,静寂甚至漠然的世界依然以
它演进的方式而生生不息.妈妈之死意味着
其他的一切在当下都是注定毫无意义,徒劳与贫
乏.我向老板请了两天的假.事出此因,他无
法拒绝.但他显得不情愿.J(现实生活处境
诚如牢笼,总是或多或少地对人身之自由有所
捆绑与牵绊.实际上,生活一经急遽投
入,往往即受制或陷溺于当下而难以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