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docVIP

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陈淑莹(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骨科 广西梧州 543000) 【摘要】总结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患者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心理护理以及术后体位、并发症的护理和术后功能锻炼、出院指导。认为术后给予正确、恰当的护理,能及时发现并发症,避免并发症的进一步发生,同时也是提高手术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摘除术 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3-0347-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以后,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单独或连同髓核、软骨终板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窦椎神经和神经根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变[1]。它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我科从2010年11月-2011年11月采用腰椎间??突出髓核摘除术62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62例,男性39例,女性23例,年龄23-64岁,平均41.9岁,病程1个月-17年。62例患者影像学检查报告示单纯腰椎间盘突出者43例,合并腰椎管狭窄12例,合并侧隐窝狭窄7例,以腰4、腰5及腰5骶1突出为主。 1.2 治疗方法:本组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其中单侧开窗髓核摘除11例、双侧开窗髓核摘除14例、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21例、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16例。 2 护理体会 2.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术后尽量把患者安置在离护士站近的病房以利于观察病情。床旁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患者的脉搏、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观察患者肢体感觉运动情况,要与麻醉引起的肢体感觉异常相鉴别,并与术前相对比,以了解术后效果;每半小时观察一次,并详细做好记录,平稳后1-2h测一次,如发现异常立即报告。 2.2 体位护理 术后4h内以平卧为主,以压迫伤口,利于止血。之后每2h采用轴线翻身法帮助患者翻身,患者测卧时予枕头支撑腰背部,不可扭曲腰部。 2.3 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留置有输液管、腰部切口引流管、甚至导尿管和硬外止痛泵等管道,以及多功能监护仪的线条,种多管道让患者感到紧张、害怕、担心管道脱出和影响术后康复效果。 针对患者的情况,我们主动与患者沟通,讲解留置各管道的目的、意义和留置的时间以及对术后的影响,并在床旁挂上温馨提示卡,提醒其注意预防管道脱出,以消除患者的紧张与顾虑。 2.4 并发症的护理 2.4.1 脑脊液漏的护理 注意保持腰部切口引流管的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和颜色。本组患者有二例发生脑脊液漏,均为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患者,二例都是发生在术后36小时内。根据医嘱予应用脱水剂和抑制脑脊液产生的药物,同时观察患者有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畏光、听力下降或视力障碍等脑脊液漏表现;并于抬高双下肢,取头底足高卧位(10-300),为了减少不适感,可让患者俯卧、侧卧、仰卧三种卧位交替进行;抬高引流袋的悬挂,约距切口20c m,可通过调节引流袋的高度来控制脑脊液漏流出的量[2],同时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切口敷料干净,预防感染。二例患者每天引出的脑脊液在100-350m l,于术后第4-5天夹闭引流管观察2天后患者无不适主诉,无发生脑脊液漏的表现,术后第6-7天拔除引流管。 2.4.2 切口血肿的护理 密切观察腰部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周围有无肿胀;引流管有无屈曲、受压和脱出等,以确保引流通畅。本组患者有一例术后8h发生切口血肿,患者表现为下肢和会阴部疼痛,下肢麻木感较术前加重、无力并有排尿困难。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后立即报告医生予行血肿切开引流后症状缓解。术后第三天拔除引流管后患者无不适。 2.5 功能训练 术后早期进行直腿抬高练习是防止神经根粘连的有效措施。术后麻醉消失后,即协助患者练习直腿抬高,初次由30deg;开始,先单腿,后双腿,每次5-10次,每天2-3次,逐日逐渐加大抬腿幅度。第3天后鼓励患者主动直腿抬高,并在护理人员协助下做压膝、压髋等被动运动。由于下肢屈伸活动牵拉神经根,使其有1cm范围的移动,防止粘连发生[3]。一般术后5-7天可戴腰围下床活动,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者术后2-3周方可下床活动,注意活动幅度不能过大、过快、过猛。手术1周拆线后帮助患者训练腰背肌,可采用仰卧抬臀举腹法、飞燕点水法、五点式支撑法,1-2周后改为三点式支撑法进行训练,每天坚持3-4次,每次50下,循序渐进。 2.6 饮食护理 告知患者多饮水,进食富含粗纤维的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