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剖宫产96例三种剖宫产术式对比研究.docVIP

再次剖宫产96例三种剖宫产术式对比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次剖宫产96例三种剖宫产术式对比研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再次剖宫产96例三种剖宫产术式对比研究 韦燕 (广西来宾市人民医院产科 546100) 【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6-0285-01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以期选择更佳适宜的剖宫产术式。方法 选取我院再次行剖宫产的96例产妇,根据前次术式不同分为A、B和C组,其中A组为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B组为新式剖宫产,C组为改良新式剖宫产,比较3组再次剖宫产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盆腹腔粘连情况、肛门排气时间及切口感染等。结果 在开腹时间、出血量及手术总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方面比较,C组显著优于A、B组(均P<0.01),同时在盆腹腔粘连率及切口感染率方面比较,C组显著优于B组(分别P<0.01,P<0.05)。结论 改良新式剖宫产具有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和新式剖宫产的双重优势,对再次行剖宫产的影响最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再次剖宫产 剖宫产术式 分析 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再次行剖宫产的产妇数量也在不断增多[1]。由于原来手术存在瘢痕及盆腔粘连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再次剖宫产手术的风险性增加[2]。本文主要对我院收治的96例再次行剖宫产产妇的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的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进一步选择更加适宜的剖宫产术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8月到2012年8月期间再次行剖宫产的96例产妇,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28.6&plusmn;4.7)岁;孕龄34-42周,平均(36.6&plusmn;2.3)周;距前次剖宫产时间2-11年,平均(3.8&plusmn;0.6)年。根据前次术式不同分为A、B和C组,其中A组为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29例,B组为新式剖宫产31例,C组为改良新式剖宫产36例,3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96例产妇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均沿原手术瘢痕处切开,将原手术皮肤层瘢痕剔除,然后逐层切开腹壁各层,将腹膜打开后进入腹腔,进行部分粘连分离,暴露子宫下段后以横切口将胎儿取出。 1.3 观察指标 观察3组再次剖宫产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盆腹腔粘连情况、肛门排气时间及切口感染等。 1.4 统计学方法 SPSS16.0数据处理,组间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X2检验在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中情况比较 在开腹时间、出血量及手术总时间方面比较,C组显著优于A、B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均P<0.01);A组均显著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1),见表1。 表1 3组开腹时间、出血量及手术总时间比较(x-&plusmn;s) 组别 开腹时间(min) 出血量(mL) 手术总时间(min) A组29例 8.3&plusmn;3.2 289.6&plusmn;52.6 41.2&plusmn;17.9 B组31例 15.8&plusmn;3.6 339.2&plusmn;50.3 49.4&plusmn;15.4 C组36例 12.1&plusmn;3.8 254.6&plusmn;57.5 36.6&plusmn;15.8 2.2 盆腹腔粘连情况比较 B组盆腹腔粘连率显著高于A组及C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分别X2=4.4928,P<0.05;7.9549,P<0.01);A、C组间盆腹腔粘连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7.9549,P>0.05),见表2。 表2 3组盆腹腔粘连情况比较 (例) 组别 0级 1级 2级 3级 发生率(%) A组 29例 13 8 5 3 55.17 B组 31例 6 7 8 10 80.65 C组 36例 19 9 6 2 47.22 2.3 术后情况比较 A组肛门排气时间最显著高于B组及C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分别t=2.8321,7.5249,均P<0.01),同时B组肛门排气时间显著高于C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t=5.4870,P&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