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行为论文-网络用户欺诈侵权行为类型与特点研究.doc

侵权行为论文-网络用户欺诈侵权行为类型与特点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侵权行为论文-网络用户欺诈侵权行为类型与特点研究

侵权行为论文- 网络用户欺诈侵权行为类型与特点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欺诈层出不穷,愈演愈烈。本文总结了十余种典型的网络欺诈类型,并从侵权法的角度对这些网络欺诈侵权行为的共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便更好的进行法律认定。 关键词:网络用户;欺诈;侵权行为;类型;特点 近年来,网络欺诈愈演愈烈。美国互联网犯罪投诉中心2010年3月14日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2009年因网络欺诈遭受的损失超过5.5亿美元,是2008年的两倍多。2010年3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和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在京联合发布的《2009年中国网民网络信息安全状况调查系列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52%的网民曾遭遇过网络安全事件,网民处理安全事件所支出的相关服务费用共计153亿元人民币。从侵权法的角度看,网络欺诈行为就是一种侵权行为。2010年7月1日生效的《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1款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该条文将侵权责任主体分为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事实上,绝大多数网络欺诈都是由网络用户实施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从其自身长远利益考虑,一般不会明目张胆的实施网络欺诈行为,而是通过其它博弈方式获取长期利润。笔者认为,从事网络欺诈的网络用户不仅仅包括利用网络的普通用户,还包括以设立网站的方式进行欺诈的情形,其实质仍然是该网络用户的欺诈行为,因此也在本文作一并讨论。 1网络用户欺诈的具体类型根据笔者的观察,近年来的网络用户欺诈侵权行为有如下主要类型: 1.1电子邮件虚假抽奖信息类大多数的网络用户都曾收到过中奖电子邮件。Google退出中国大陆市场后出现的所谓“Gmail小组”就是典型的欺诈邮件。这些邮件主要是通过网络平台随机发送,意在诱使受害人与欺诈者联系,主要以高额奖金、笔记本电脑或其他数码奖品为诱饵,借“公证费”、“手续费”、“保险费”等名目骗取钱财。此类欺诈有一定隐蔽性,并附带“验证码”、“公证电话”等信息,要求受害人自行到网站验证,具有很强的欺骗性。 1.2谎称“官方安全措施”骗取用户账号密码类网络欺诈者利用谎称来自官方网站的电子邮件内容,以“官方安全措施”的名义,惟妙惟肖地模仿官方网站的口吻。“我们要求所有拥有……账号但长期不交易的用户发送账户信息给我们,以确认你们的身份。请点击阅读下列文件,并注意其中的细节。”伪造邮件要求用户填写信用卡号码、银行账号和ATM取款机输入号码,通过链接指向了一个伪造站点,在那里用户被要求填写个人的账户信息。通过这些手段,达到骗取用户的账号和密码的目的。 1.3网络传销欺诈类许多电子邮件用户收到过如“只需几十元,你就可以成为百万富翁!”之类的邮件。邮件表示任何人只需要按该网站的要求依次向5个地址分别汇款,用户就可以得到一个“注册码”,然后可以申请成为网络传销网站的正式会员,并拥有一个专属个人网站,然后就可以通过广发电子邮件或在论坛上发表文章的方式,吸引别人登陆专属个人网站,阅读网站上的宣传,以最终成为其“下线”。由于技术含量较低,因此推销这种所谓的“多层次信息网络营销”(Multi-Level Marketing)模式的网站越来越多。只须多则几百元少则几十元就可以成为会员,打消了人们对传销要花大血本才能入会的顾虑,更容易吸引会员加入。传统营销一般有“杀熟”的特点,而网络营销则依靠网络的开放性,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吸引下线。网络营销的汇款一般是通过银行转帐的方式,这就避免了传统传销中下线与上线必须见面的情况。传统传销一般都是通过高价销售低价产品获利,而网络营销纯粹是赚取“人头费”。和传统的传销相比,网络传销具有更大的欺骗性和隐蔽性,其造成的影响也更为恶劣。 1.4虚假廉价走私物品邮购欺诈类由于我国部分产品的关税一直较高,进口产品与走私产品之间存在价差。欺诈者往往通过电子邮件,随机的寻找欺诈对象,并提供价目表(价格一般都便宜得令人难以置信)、联系方式等,待受害人上钩后,往往要求先行汇款,或者先交保证金、定金,骗取钱财。 1.5虚假网上拍卖类网上B2C或者C2C交易已经成为电子商务的主体。网络欺诈实施者往往在B2C或者C2C交易平台上,诱使其他网络用户先付款,之后要么不发出商品,要么发出的商品不如之前所承诺的那样值钱,或者干脆一文不值。这种欺诈行为利用的是网络拍卖管理上的实际困难,骗取他人汇款,侵害他人财产权。 1.6虚假网络招聘类全球著名招聘网站M早在2003年就曾向数百万求职者发出警告,有人在网站上发布虚假招聘广告。近些年,虚假网络招聘愈演愈烈,已经成为网络招聘领域的重要危害。部分欺诈者利用网络招聘平台发布虚假招聘信息,收取报名费,之后要么以各种理由不予录用,要么故意安排无法忍受的工作迫使应聘者辞职,赚取报名费、体检费甚至违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