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经典与经典化---论文文献索引
“文学经典与经典化”论文文献索引(按相关性排序)童庆炳. 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5):71-78.查明建. 文化操纵与利用:意识形态与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翻译文学为研究中心[J]. 中国比较文学, 2004(2):86-102.陶东风. 文学经典与文化权力(上)——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文学经典问题[J]. 中国比较文学, 2004(3):58-74.童庆炳. 文学经典建构的内部要素[J]. 天津社会科学, 2005(3):81-81.黄曼君.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J].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21(3):103-103.孟繁华. 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J]. 文艺争鸣, 2005(5):6-9.赵学勇. 消费时代的“文学经典”[J]. 文学评论, 2006(5):206-208.洪子诚. 中国当代的“文学经典”问题[J]. 中国比较文学, 2003(3).童庆炳. 《红楼梦》、“红学”与文学经典化问题[J]. 中国比较文学, 2005(4):36-50.王宁. 文学经典的构成和重铸[J]. 当代外国文学, 2002(3):123-130.孙绍振. 西方文论的引进和我国文学经典的解读[J]. 文学评论, 1999(5):15-25.刘晗. 文学经典的建构及其在当下的命运[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4(4):85-89.李春青. 文学经典面临挑战[J]. 天津社会科学, 2005(3):95-98.陶东风. 精英化—去精英化与文学经典建构机制的转换[J]. 文艺研究, 2007(12):16-25.洪子诚. 经典的解构与重建 中国当代的“文学经典”问题[J]. 中国比较文学, 2003(3):32-43.南帆. 文学经典、审美与文化权力博弈[J]. 学术月刊, 2012(1):92-101.吴兴明. 从消费关系座架看文学经典的商业扩张[J]. 中国比较文学, 2006(1):20-34.吴承学. 《过秦论》:一个文学经典的形成[J]. 文学评论, 2005(3):136-145.陶东风. “消费文化背景下的经典命运”笔谈(四篇)——“大话文化”与文学经典的命运[J]. 中州学刊, 2005:234-236.王确. 文学经典的历史合法性和存在方式[J]. 文学评论, 2007(2):67-73.张荣翼. 文学史,文学经典化的历史[J]. 河北学刊, 1997(4):75-80.江宁康. 文学经典的传承与论争——评哈罗德·布鲁姆的《西方正典》与美国新审美批评[J]. 文艺研究, 2007(5):130-138.高楠. 文学经典的危言与大众趣味权力化[J]. 文学评论, 2005(6):145-149.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 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J]. 2005.陈太胜. 文学经典与理论:变与不变的辩证[J]. 天津社会科学, 2005(3):99-101.方忠. 论文学的经典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J]. 江海学刊, 2005(3):189-193.王宁. 经典化、非经典化与经典的重构[J]. 南方文坛, 2006(5).朱国华. 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J]. 文艺理论研究, 2006(2):44-51.林少华. 村上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以语言或文体为中心[J]. 外国文学, 2008(4):40-45.王泽龙. 略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经典化[J]. 学习与探索, 2002(5):102-105.黄大宏. 重写:文学文本的经典化途径[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35(6):93-98.杨经建. 论红色经典的经典性意义和经典化定位[J]. 广东社会科学, 2007(4):160-165.颜敏. 经典的涵义和经典化问题[J]. 创作评谭, 1998(2).古风. 从“诗言志”的经典化过程看古代文论经典的形成[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6):74-81.沙先一, 张宏生. 论清词的经典化[J]. 中国社会科学, 2013(12):96-119.赵普光. 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的经典化[J]. 文学评论, 2013(5):127-135.王本朝. 历史化与经典化: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问题[J]. 求是学刊, 2011, 38(6):93-97.刘思谦. 十七年革命历史长篇小说的经典化与非经典化[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48(3):1-8.樊宝英. 金圣叹的选本批评与文学的经典化[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96-99.张新科. 《史记》文学经典化的重要途径——以明代评点为例[J]. 文史哲, 2014(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自考本科《马原》考试复习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VIP
- ISO 9606-1-2012(中文)焊工资质考试—熔焊—第一部分:钢 第二版2012‐07‐15.pdf VIP
- 高一英语必背知识点归纳.doc VIP
- 《赌经》原文及译文“草堂居士着”.doc
- (推荐)07j306排水沟图集.pdf VIP
- 汽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pdf VIP
-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设备PPT教学课件.pptx
- 2020-2021某大学《药剂学》期末课程考试试卷合集(含答案).pdf VIP
- T_CATAGS 78—2024__境内始发客运航班一次性不可降解__塑料制品替代规范.pdf VIP
-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浓度.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