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钽电容器基本知识
                    7)电性能测试                    电容器经100%电性能测试:      漏电流按额定电压、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测量。          因漏电流测试仪的充电电流较小(<200mA)          对于容值较大的电容器(尤为液钽),漏电流需经缓慢下降才能达稳定值 ,我司工艺规定1min读数。       电容量、损耗角正切测试频率为100Hz,测试仪设置为串联模式。 钽电容器现行标准: GJB63B-2001 有可靠性指标的固体电解质钽电容器  总规范 GJB773A-96 有可靠性指标的非固体电解质钽电容器  总规范 GJB63A/1A-91 有可靠性指标的CAK型固体电解质钽电容器  详细规范 SJ50063/3-2002 CAK-8型有可靠性指标的气密封固体电解质钽电容器  详细规范 SJ50733/3-2003 CAK35型有可靠性指标的气密封非固体电解质钽电容器  详细规范 SJ52283/1-96 CAK45型有可靠性指标的片式固体电解质固定钽电容器  详细规范 SJ20208-92 CAK70型有可靠性指标的双极性固体电解质钽电容器  详细规范 GB/T2693-2001 电子设备用固定钽电容器  总规范 GB9583-88 CA型固体电解质固定钽电容器  详细规范 GB7215-87 CA42型固体电解质固定钽电容器  详细规范 SJ/T10030-91 CA30型非固体电解质固定钽电容器  详细规范 SJ/T10504-94 CA70型双极性固体电解质固定钽电容器  详细规范 QZJ840628 钽电解电容器的“七专”技术条件 钽电容器的失效分析 1)固体钽电容器的失效机理 钽电容器虽有性能优、寿命长、可靠性高的特点,但其仍符合电子元器件的失效普遍规律,即浴盆形失效率曲线。其前期失效可在老化过程中剔除,而固体钽电容器没有电解液干涸遭致失效的可能,因此后续只有随机失效的可能。综合说来 大致有三种模式:电流型、电压型、发热型。         a) 电流型失效,常见于电容器的漏电流异常增大,表明其氧化膜上的缺陷部分恶化,引起介质的漏导增大,最后导致介质短路。如在充放电频繁的电路中,可能的情况下应串联保护电阻。当电压一定时,串联电阻越大即Ω/V值越大,失效率显著减小。美军标MIL-C-39003/6中规定,在85℃条件下,可串联3Ω电阻,并耐1A电流冲击。      b)  电压型失效,是指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工作电压或浪涌电压突然过高,结果引起电容器内部局部闪火,最终导致介质击穿。            另外,电容器长期经受较高工作电压,而氧化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杂质或其它缺陷,当这些部位的场强较高,电流密度较大,导致局部高温点出现,从而留下诱发热致晶化的隐患。在金属氧化物界面,由于金属杂质的存在,也有诱发场致晶化的可能。随着施加电压的增加(即场强提高)和环境温度的提高(缺陷部位温度升高),电容器的失效率也增加。            为延长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其可靠性,经常采取降压使用,通常实际使用电压不超过电容器额定电压的70%。      c)   发热型失效,是产品的损耗太大,导致产品发热,热量累积,诱发热致晶化。 2)液体钽电容器的失效机理     a)  反向电压  银外壳的液体钽电容器(CA30、CA35)不能施加反向电压。反向电压会使银外壳上的铂黑剥离,并使银迁移至阳极,沉积在氧化膜上,即使很低的反向电压和较低电流密度也能获得枝蔓似的银沉积。大部分的反向电流可在氧化膜的杂质和缺陷处通过,而阳极表面沉积的银将构成导电通道,从而增加漏电流,进而使介质被击穿致产品失效。            钽外壳的液体钽电容器(CA38)可承受3V反向电压。因钽外壳表面能形成一层很薄的氧化膜,当电容器被施加反向电压时,钽外壳上的氧化膜处于正向偏压状态,因此仍可保证产品有较小的漏电流。但更高的反向电压仍会将全钽液体钽电容器击穿。                       b)   过电压    对液体钽电容器而言,少量的过电压仅使其漏电流增大,但当电容器上施加的电压超过其形成电压(额定工作电压的1.4~1.5倍)后,产品的漏电流会急剧上升,引起介质表面局部发热;如出现闪火,内部发热和负极上释放的氢气会使电容器内压增加,致使密封失效甚至发生爆裂。            如果液体钽电容器长期在高温和高压下工作,阳极氧化膜易出现场致晶化,产品漏电流急增,直至击穿。     c)  纹波电流  纹波电流亦能使银离子向阳极迁移和沉积。特别使低频纹波,银离子迁移更为明显。     d)  环境温度   液体钽电容器的使用温度下限为-55℃,如果温度更低,工作电解液会冻结,使产品开路。而长期在高温下工作,液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