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灸问对上卷
针灸问对上卷
明?汪機撰??針灸問對
1=標題= 刻針灸問對敘
石山居士校集諸方書于朴墅精舍,南澗子過之,出示針灸問對一冊,南澗子受讀。
作而言曰:嘻!余于斯集,重有感焉。是可刻也已,夫道仁也。夫醫仁術也。
術之神者,莫捷于針?。蓋人受天地一氣以生,本自流通充溢,閼注羸痼,斯病矣。
是故軒,岐,倉,扁針?之說興焉。方其心悟神遇,動會肯綮,遊刃有間,
而目牛無全。夫亦善通天地一氣,非外鑠也。是故其為書也。言賾而粹,辭微而則,
旨邃而玄,後世學無根要,遂苦其奧,置而不講,徒夸于手法取穴之末。
若今之針?家者,扣其所以,瞠目無對,無惑乎施之靡效爾,斯集也。彙為問對,
粹以賾章,則以微著,玄以邃通。俾夫神于昔者,神于今,完天和,溥仁術者,
其斯取的無窮焉。又從而引伸觸長,以仁夫身者仁其心,時其私翳而針?之,
認得為己之中,將周流動盪,無一息之匪仁,聖門求仁功夫,豈待別易塗轍,
則夫斯集也,進于技而幾于道矣。若彼支離色取,曰求仁求仁者,其真為不知痛痒,
烏足以語此。嘻!余于斯集,重有感焉,是可刻也已。居士姓汪氏,諱機,字省之,
別號石山,夙業儒,醫其餘事,而他方書稱是,已悉有刻云。
嘉靖壬辰年菊月南潤程鐀子礪書
1=標題= 針灸問對序
客有過余者,坐間語及針灸,盛稱姑蘇之凌漢章,六合之李千戶者,皆能馳名兩京,
延譽數郡,舍此他無聞焉。余曰:休歙有商于彼者,亦嘗從之游而授其業矣。
因得聞其詳焉。語凌則曰:熟于穴法,凡所點穴,不必揣按,雖隔衣針亦每中其穴也。
語李則曰:用意精專,凡所用穴,必須折量,以墨點記,方敢始下針也。余嘗論之,
凌則尚乎簡略,李則尚乎謹密,取穴之法,簡略者終不及謹密者之的確也。但素,
難所論針灸,必須察?以審其病之在經在絡。又須候氣以察其邪之已至未來,
不知二家之術,亦皆本于素,難否乎!客曰:皆非吾之所知也。余因有感,乃取靈樞,
素難及諸家針灸之書,窮搜博覽,遇有論及針灸者,日逐筆錄,積之盈篋,不忍廢棄,
因復序次其說,設為問難以著明之,遂用裝潢成帖,名曰針灸問對。
以便老景之檢閱焉,庶或亦有補于針灸之萬一也。後之精于此者,尚惟改而正之,
幸甚。
嘉靖庚寅冬長至日祁門朴墅汪機省之序,
1=標題= 卷之上
新安祁門朴墅汪機省之編輯
同邑門生石墅陳桷惟宜較正
2=標題= 或曰:內經治病,湯液醪醴為甚少,所載服餌之法纔一二,而灸者四五。
其他則明針法無慮十八九,厥後方藥之說肆行,而針灸之法,僅而獲存者。何也?
曰:內經上古書也,上古之人,其知道乎!勞不至倦,逸不至流,食不肥鮮,
以戕其內,衣不蘊熱,以傷其外。起居有常,寒暑知避,恬憺虛無,精神內守,
病安從生。雖有賊風虛邪,莫能深入,不過湊于皮膚,經滯氣鬱而已,以針行滯散鬱,
則病隨已,何待于湯液醪醴耶,當今之世,道德已衰,以酒為漿,以妄為常,
縱欲以竭其精,多慮以散其真,不知持滿,不解御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
起居無節,寒暑不避,故病多從內生,外邪亦易中也。經曰:針刺治其外,
湯液治其內,病既屬內,非藉湯液之蕩滌,豈能濟乎?此和緩已後,方藥盛行,
而針灸罕用者,實由世不古若。人非昔比,病有深淺,治有內外,非針灸宜于古,
而不宜于今,湯液宜于今,而不宜于古也。經曰:上古作湯液,為而弗服,中古之時,
服之萬全,當今之世,必齊毒藥攻其中,針灸治其外,雖形弊血盡而功不立。
此之謂也。
或曰:針灸宜于古,而不宜于今,吾已聞命矣。然今之病,亦有針灸而愈者。何也?
經曰:病之始起者,可刺而已;又曰:邪之新客也,未有定處,推之則前,引之則止,
逢而寫之,其病立已,蓋病之初起,邪之新客,當此之時,元氣未傷,邪氣尚淺,
以針除之,甚得其宜,學者察識于此,而于用針治病,亦可以知其大概矣。故曰:
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襲者也,
與其形之盛者也。與其病之與?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毀傷,刺其已衰,
事必大昌。
或曰:九針之所主,皆外傷歟,抑亦有內傷歟。
經曰:一日鑱針,頭大末銳,令無得深入,主病在皮膚無常者;二曰員針,筩身員末,
主無傷肉分,主病在分肉間者;三曰鍉針,大其身,員其末,主病在血?,按?取氣,
令邪出也。四曰鋒針,筩其身,鋒其末兩三隅,主四時八風,客于經絡為痼病者,
令可以泄熱出血而發痼病也。五曰鈹針,末如劍鋒,主寒與熱爭,兩氣相搏,
合為癰膿,可以取大膿也。六曰員利針,令針如氂,且員且銳,微大其末,反小其身,
主虛邪客于經絡而為暴痹,令可深內以取之也。七曰毫針,尖如蚊虻喙,長一寸六分,
靜以徐往,微以久留,主邪客經絡,而為寒熱痛痹者也。八曰長針,鋒利身薄,主深邪
遠痹,八風內舍于骨解腰脊骨腠間也。九曰大針,大如梃尖,微員,
主淫邪流溢于節解皮膚之間,以寫機關之水也。九針長短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