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因子FF串联电阻-索比太阳能光伏网.DOC

填充因子FF串联电阻-索比太阳能光伏网.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填充因子FF串联电阻-索比太阳能光伏网

摘要:主要研究太阳电池制作工艺中丝网印刷栅线电极的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扩散方阻不变时,丝网印刷栅线对 光电转换效率(Eta)、开路电压(Uoc)、短路电流(Isc)、填充因子(FF)、串联电阻(Rs) 等各项电池电性能参数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Eta随着栅线电极数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Uoc和FF随着栅线电极数量的增加而增加,Isc和Rs随着栅线电极数量的增加而减小,实验表明在扩散方阻不变时,栅线电极数量有一个最优的数值,并不是栅线越密越好。? 关键词:丝网印刷;栅线;电性能 中图分类号:TK51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半导体器件,目前常规产业化晶体硅电池前表面主要是由产生光电流的氮化硅受光区域与收集电流的金属栅线电极组成,栅线是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把电池体内的光生电流输运到电池外部,而由于电池串联电阻引起的电学损失和电极遮光面积引起的光学损失是制约太阳能电池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针对栅线电极数量对光电转换效率(Eta)、开路电压(Uoc)、短路电流(Isc)、填充因子(FF)、串联电阻(Rs) 等各项电池电性能参数的影响进行实验设计与研究,得到最佳的栅线设计方案。 1 网版栅线的设计原理 目前丝网印刷制作电极可以实现生产自动化,生产成本低,产量高,该工艺已经很成熟,在太阳电池的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上电极设计优化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改善上电极金属栅线的设计。当晶体太阳电池的尺寸增加时,这方面就变得愈加重要。对于电极设计,设计原则是使电池的输出最大,即电池的串联电阻尽可能小和电池的光照作用面积尽可能大。 金属电极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主电极是直接将电流输到外部的较粗部分,栅线电极则是为了把电流收集起来传递到主电极上去较细的部分。太阳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可由ABJmpVmp得到,式中AB为太阳电池的表面积,Jmp和Vmp分别为最大功率点的电流密度和电压。将太阳电池的最大功率输出归一化后[1、2],得 图1太阳电池上表面金属电极示意图 Figure 1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metal electrode on tne surface of solar cells. 到栅线电极和主电极的电阻功率损耗分别为 其中,ρsmf和ρsmb 分别为栅线电极和主电极金属层的薄层电阻,在某些情况下,这两种电阻是相等的,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如浸过锡的电池),在较宽的主电极上又盖了一层较厚的锡,ρsmb就比较小。如果电极各部分是逐渐呈线性变细的,m值则为4,如果电极各部分宽度是均匀的, m值则为3。WF和WB分别是太阳电池栅线电极和主电极的平均宽度。S是栅线电极的线距。 因栅线电极和主电极的遮挡部分而引起的功率损失是: 忽略直接由半导体到主电极的电流,则接触电阻损耗仅仅是由于栅线电极所引起的,这部分功率损耗一般近似为 其中,ρc是接触电阻率。对于硅电池来说,在太阳光下工作时,接触电阻损耗一般不是主要问题。所以,主要要考虑的是电池顶层横向电阻所引起的损耗。其归一化形式为 其中,ρs是电池表面扩散层的方块电阻。 主电极的最佳尺寸可以由(2)和(4)式相加,然后对WB求导而得出,结果为当主电极的电阻损耗等于其遮挡损失时,其尺寸最佳。这时 同时,这部分功率损失的最小值由下式得出: 这表明逐渐变细的主电极(m=4)比等宽度的主电极(m=3),功率损失大约低13%。 从上面一些式子可看出,单从数字上讲,当栅线电极的间距变得非常小以致横向电流损耗可忽略不计时,出现最佳值。于是,最佳值由下面条件给出,即 即:? 实际上不可能得到这个最佳值,在特定的条件下,要保持产品有较高的成品率,WF及S的最小值均受到工艺条件的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简单的迭代法实现最佳栅线的设计。若把栅线电极宽度WF取作在特定工艺条件下的最小值,则对应于这个最小的S值能够用渐近法求出。对某个设定值S,可计算出相应的各部分功率损失ρsf,ρcf,ρsf和ρst。然后可按下式求出一个更接近最佳值的值S 这个过程将很快收敛到相应于最佳值的一个不变的值上。从式(10)计算的S值是一个过高的估计值,由此可求出最佳的初试值。用式(10)所算出的S值的一半作初试值即可得出一个稳定的迭代结果。对于下电极的要求是尽可能布满背面,对于丝网印刷,覆盖面积将影响到填充因子。 2 各项电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 当负载RL从0变化到无穷大时,输出电压V则从0变到VOC,同时输出电流便从ISC变到0,由此得到电池的输出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可以作为工作点, 工作点所对应的纵横坐标,即为工作电流和工作电压,其乘积P=IV为电池的输出功率。 图2 太阳电池的输出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