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不等式课堂实录.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本不等式课堂实录

“基本不等式”课堂实录 威海四中 滕华毅 ⒈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基本不等式。 (板书:基本不等式) 师:上新课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两个重要的不等式。 师:(板书1:)不等式1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等号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生:. 师:(板书2:)不等式2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等号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生:.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不等式1,2补充完整。) 师:我们知道这是两个重要的不等式。而实际上每一个好的不等式都有重要 的数学背景,特别是重要的几何背景。下面我们就研究一下这两个不等式的几何说明。 ⒉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说明 (教师展示自制图片,见图1) 师:这是北京第24届国际数学大会的会标。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象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会标是根据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在研究勾股定理时所做的弦图设计的。我国古代对勾股定理的研究要比西方早很多年。从这个图中我们能否找到不等式1的几何说明呢? (教师将图中的“风车”抽象成如图2所示,画在黑板上。然后教师让学生对照黑板上的图形进行小组讨论。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教师再提示: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设为a,b,把不等式1的形式和图形结合起来思考。然后鼓励学生到讲台前说明。) 生1(到讲台前):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设为a,b,则图中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直角三角形ABE的面积为,正方形的面积大于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 (教师结合学生1的回答,在黑板上写出证明过程。即,4,∵,∴.) 师:在不等式1中,,式子中是有等号的,而我们刚才证明的不等式中没有等号,是不是不等式1错了? 生:不是。当图中的直角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正方形面积与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师:即等号成立的条件同样为。 (教师在黑板上补充完整证明过程。) 师:我们用同样的图形能否对不等式2做出几何说明呢?(提示:不等式2常用变形.) 生:把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代换为,即可得到证明。 师:那么对于不等式2还有没有其他的几何说明呢?下面大家找出课前准备的正方形纸片,同桌两人为一组,合作演示一下,看看能否用两张正方形纸片来说明不等式2. (学生讨论,教师边巡视边给予学生指导。) 生2,3(面向全体同学,用两张纸片演示):把两个正方形纸片分别沿对角线对折(如图3中的△ADE, △ABF ),把它们沿对角线放在一起(如图3所示),设其中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另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b,则两个三角形面积和为(=),把较大的三角形多余部分去掉后(去掉△EFC),长方形(ABCD)的面积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和大于长方形的面积,所以有。当两个正方形边长相等时,则有=。 师:基本思路是正确的,但有一个小的问题,有没有同学补充一下? 生:正方形的边长应为,。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如图3所示的图形,结合图形进行说明。) 师:这样,我们就借助于面积对上述两个不等式进行了几何说明。 (教师取出课前准备的一张长方形纸片,一张正方形纸片。) 师:下面,大家看我手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它们的面积相等。若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 生: 师:这就解释了叫做 “几何平均值”的由来。 师:大家还看这两张纸片,若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都为1,同学们根据我手中的纸片,先猜测一下,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哪个小? 生:正方形。 师:如何加以证明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证明一下。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推导完成后,由学生对照课本上第10页的阅读部分自己订正。) ⒊基本不等式的推广 师:对于前面重要的两个不等式,我们能否对其进行推广? 师:对不等式1(设),推广到三个数的情形,大家会想到怎样的不等式?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生4:(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出不等式) 师: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生4:.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部分学生):为正数。 师:能否举反例说明是不正确的? 生5:当时,不等式不成立。 师:虽然在形式上与不等式1相对应,但是根据生5举出的反例,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推广到是不正确的,正确的推广应为为正数。 (教师在黑板上补充为正数。) 师:下面我们就为我们推广的这一不等式做一下证明。那么涉及不等式的证明,我们先回顾一下常用的方法有什么? 生:作差法。 (教师板书:) 师:作差后,要进行适当的变形。但是我们没有学过三个数的立方和的分解问题,我们可以转化什么问题? 生:两个数的立方和的分解问题。 师:好,那么上式可变为:= 我给大家提示到这儿,下面大家接着把证明过程写完。 (教师找一名学生到黑板板演,其他学生练习。练习完成后,教师针对黑板上的证明情况,着重给学生强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