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滑动轴承实验.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三 滑动轴承实验

实验17 滑动轴承实验之二 滑动轴承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轴颈将润滑油带入轴承摩擦表面,由于油的粘性(粘度)作用,当达到足够高的旋转速度时,油就被带入轴与轴瓦配合面间的楔形间隙内形成流体动压效应,即在承载区内的油层中产生压力。当压力能平衡外载荷时,轴与轴瓦之间形成了稳定的油膜。这时轴的中心对轴瓦中心处于偏心位置,轴与轴瓦之间处于完全液体摩擦润滑状态。因此这种轴承摩擦小,轴承寿命长,具有一定吸振能力。本实验就是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滑动轴承的动压油膜形成过程与现象,通过绘制出滑动轴承径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与承载量曲线,深刻理解滑动轴承的工作原理。 实验目的 观察滑动轴承的液体摩擦现象。 了解摩擦系数与压力及滑动速度之间的关系。 按油压分布曲线求轴承油膜的承载能力。 图17-1 试验机结构简图 二、设备和工具 试验机结构简图如图17-1所示,它包括以下几部分: 轴与轴瓦 轴8材料为45钢,轴颈径表面淬火,磨光,通过滚动轴承安装在支座上。 轴瓦7材料为锡青铜。在轴瓦的中间截面处,沿半圆周均布七个小孔,分别与压力表相连。 加载系统 由砝码16,通过由杆件11,12,13,14,15组成的杠杆系统及由杠件3,9,10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机构,将载荷加到轴瓦上。 传动系统 由直流电动机,通过三角带传动,驱动轴逆时针转动。直流电动机用硅整流电源实现无级调速。 供油方法 轴转动时,由浸入油池中的轴,将润滑油均匀的带如轴与瓦之间的楔形间隙中,形成压力油膜。 测摩擦力装置 轴转动时,对轴瓦产生轴向摩擦力F,其摩擦力矩F.d/2使构件3翻转。由固定在构件3上的百分表2测出弹簧片在百分表处的变形量。作用在支点1处反力Q与弹簧片的变形成正比。可根据变形测出反力Q,进而可推算出摩擦力F。 摩擦状态指示装置 图17-2 摩擦状态指示电路 图17-2摩擦状态指示电路。将轴与轴瓦串联在指示灯电路中,当轴与轴瓦之间被润滑油完全分开;及处于液体摩擦状态时,指示灯熄灭,当轴与瓦之间力非液体摩擦状态时指示灯亮或闪动。 三、实验机参数 轴的直径d=70mm 轴瓦长度 支点1到轴瓦中心的距离L=400mm 支点1处作用力Q=百分数读数乘K(N)K=0.03 加载系统作用在轴瓦上的初始载荷 加载系统杠杆比。 三、实验原理 (一)各量的测量方法 载荷P 如果砝码重为,则作用在轴瓦上的载荷 摩擦系数f 由力矩平衡得:.d/2=L.Q/d,则:F=2LQ/d 油膜中间截面处压力分布由压力表读出。 转速 用转速表或转速数字显示仪在轴端测量。 (二)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启动:接通电源,将调速旋钮置“0”,按启动旋钮(绿色),绿灯亮,旋转调速旋钮,则可启动电机。 百分表对“0”使弹簧片4与支杆1脱开,转动百分表刻度盘,使“0”对准指针。 为保持轴与轴瓦的精度,试验机应在卸栽下启动或停止。 禁止用力按砝码码盘,以保护加载刃口。 (三)数据处理 摩擦系数 滑动轴承的摩擦系数f是润滑油粘度,轴的转速n,轴承比压p的函数,的称为滑动轴承的特性系数。其最小值是液体摩擦和非液体摩擦的分区点。 —粘度() n—转速() p—比压)计算出不同比压及转速下的摩擦系数f,在座标纸上以为横坐标,f为纵坐标绘制f—曲线。 2.求油膜的承载能力 a.绘制油压分布曲线 根据测得的油膜压力,以一定的比例在座标纸上绘制油膜压力分布曲线。(见图3)将半圆周分为8等分,定出七块压力表的孔位1,2,......,7由圆心O过1,2......7诸点引射线。沿径向画出向量,......,其大小等于相应各点的压力值(比例自选)。用曲线板将,,...... 诸点连成圆滑曲线。该曲线就是轴承中间截面处油膜压力分布曲线。 图17-3 油膜压力分布曲线 b.求油膜承载能力 根据油压分布曲线,在坐标纸上绘制油膜承载能力曲线(如图17-4)。将图3的1,2,......,7各点在水平轴上投影定为,.....。 图17-4上用与图17-3相同的比例尺,画出直径线0—8,在其上绘出,.....各点,其位置与图17-3完全相同。在直径线0—8的垂直方向上,画出压力向量,,.....。将,.....连成圆滑曲线。 用数格法计算出曲线所围的面积。以0—8直径线为底边作一矩形,使其面积与曲线所围面积相等。其高Pm即为轴瓦中间截面处的Y向平均比压。 将Pm乘以轴承长度和轴的直径,即可得到不考虑端泻的有限宽轴承的油膜承载能力。但是,由于端泻的影响,在轴承两端处比压为零。如果轴与轴瓦轴向间隙相等。则其比压沿轴向呈抛物线分布,(如图1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