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练习(最后用的.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游褒禅山记练习(最后用的

游褒禅山记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庐冢(zhng) 何可胜道(shng)B.然(yo)有道(p)C.音谬(mi)既往不咎(ji) D.王深回父(f) 无物以相之(xing)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例句: 古之人不余欺也。 A.石之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是也。 B.故非笑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 C.唯余马首是瞻。 D.余方心动欲还, 而大声发于水上。 12、对下列各句修辞格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扣而聆之, 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 止响腾。余韵徐歇。 (2)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或曰鹳鹤也。 (3)日高日上, 日上日妍。 (4)在花为分内之事, 在人为应得之资。 A.比喻 拟人 顶针 对偶 B.对比 比喻 反复 对比 C.比喻 拟人 顶针 对比 D.对比 比喻 反复 对偶 13.对下面加点词的活用现象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始舍于其址(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词活用为动词,取名,称呼) C.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走到尽头)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谬论,谬误) 14.文中所言“至”的条件有若干,下列说法不属于这些条件的一项是(  )     A.要有志,不随以止    B.力要足,又要不随以怠     C.至于幽暗昏惑,需要足以明之火    D.要有相之之物 15.对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之现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B.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一处地方)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尽情享受)     D.则或咎其欲出者(责怪) 16.级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之力尚足以人,火尚足以明也(明亮)    B.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峻) C.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探究问题)    D.有怠而欲出者(懈怠) 17.与“莫名其妙”中“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18.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③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④其孰能讥之乎     A.①和②句用法相同,③和④句用法也相同     B.①和②句用法相同,③和④句用法不同     C.①和②句用法不同,③和④句用法相同 19.下列“于”字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③于是余有叹焉④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⑤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⑥政猛于虎⑦而君幸于赵王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⑨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A.①④/②③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④/③⑤/⑥⑦⑧/⑨ C.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    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 20.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错的一项是(  ) A.盖音谬也  谬:错误。    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责怪。 B.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尽,走到头。 C.此余之所得也       得:得到。 D.其文漫灭         文:指碑文。  21.下列译句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译文:大约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     B.余亦海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     C.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译文: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终止。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译文: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命名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 22.下面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的介绍,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仙,抚州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县)人。     B.他“少好读书”,嘉祐六年(1061)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被称作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C.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改革政策,使国力有所加强。因遭到反对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再为相。熙宁九年(1

文档评论(0)

5611907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