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孝庄.ppt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话说孝庄

话说孝庄——政治“秘”史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孝庄”是孝庄文皇后的简称,也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谥号”。“孝庄”是蒙古族人,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叫布木布泰,于明朝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生于蒙古科尔沁部,其父是贝勒寨桑。1621年(后金天命十年),这位13岁的蒙古贵族千金博尔济吉特氏,在哥哥吴克善台吉、使女苏麻喇姑(又名“苏墨儿”)以及护卫部队的伴送下到达后金新都辽阳,嫁给努尔哈赤的第八子、34岁的皇太极为侧福晋。1688年1月27日(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庄文皇后与世长辞,终年75岁。孝庄与皇太极孝庄的地位清太宗皇太极以前“宫闺未有位号,但循国俗称‘福晋’”,至“崇德改元,五宫并建,位号既明,等威渐辨”。“五宫”即中宫孝端文皇后、关雎宫宸妃、永福宫庄妃、麟趾宫贵妃和衍庆宫淑妃。另外,据史料记载,孝端文皇后即是庄妃的姑姑,在后宫统摄一切;而她的姐姐海兰珠,则是受到皇太极专宠的宸妃。孝庄被封为永福宫庄妃,但地位并不显赫。她一共育有三女一子,即皇四女固伦雍木长公主、皇五女固伦淑慧长公主、皇七女固伦淑哲长公主、皇九子福临。孝庄与皇太极辅助政务且颇有远见。皇太极采取她的建议:首先治理好关外的“清国”;其次,抛弃原先“诛戮汉人,抚养满洲”的落后政策;再次,施行“满汉一体”的方针。从根本上进行安民。正因为孝庄的聪明才智和对皇太极的事业的鼎力支持,她渐渐成为皇太极的得力助手,最为宠爱的妃子。辅佐朝政庄妃自幼“无他无好,而独嗜图史。”,精通蒙语、满语、汉语,颇通治国之道。她特别熟悉诸葛亮、成吉思汗等大人物的治国方针和用兵之道。皇太极时期,她“赞助内政,越既有年”,长期做着襄助内政的工作,辅助丈夫“肇造丕基”。她“曾多次随太宗出征,屈尊为受伤的将士裹伤”;孝庄与皇太极“治国首在安民”背景:“安民”,主要指的是安抚中原的汉人。在后金努尔哈赤统治期间,统治阶层一味地攻城略地,并且侵占城池以后,奉行的是屠城、掠财、抢女人的政策,对汉人进行奴役,并且歧视其他民族的心理相当严重。这些都激起了汉族各个阶层的不断反抗,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皇太极即位后,在孝庄的建议下,颁布一项新的政策:“我国中汉民、汉官,从前有私欲潜逃乃令奸细往来者,事属以往虽举首,概置不论。”——赦免在逃的汉民“满汉之人,均属一体,凡审拟罪犯、差徭公务。”——满汉平等对待,实现满汉一体。孝庄与皇太极劝降洪承畴背景:明朝的蓟辽总督洪承畴被俘后,宁死不降。一方面,皇太极和洪承畴形影不离,以此避免洪承畴自尽;另一方面,汉官重臣范文程运筹帷幄,继续劝降。但是洪承畴仍然“不食不欲,绝食待毙”。孝庄——扮成一位汉族的侍女,身藏一壶人参汁,来到了关押洪承畴的地方。“以壶承其唇”,一口一口给洪承畴喂下人参汁。此时的洪承畴,由朝中重臣、三军统帅成了阶下之囚,孝庄正是把握住了其复杂彷徨的心情,对洪承畴加以关心,讲人生、讲家庭、谈理想、谈抱负……一点点瓦解对方的心理防线。孝庄与皇太极劝降洪承畴洪承畴原以为,这就是一个出身贫苦、饱受磨难的汉人女子,因战乱或其他原因为了生存而成为侍女,几天后,孝庄完全取得了洪承畴的信任。眼见时机成熟,孝庄说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和来意,表达了皇太极求贤若渴的心情,同时,她对洪承畴说 ,明朝政治黑暗腐败,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老百姓早已经不堪重负,灭亡是迟早的事,大丈夫在世,识时务者为俊杰,洪大人满腹经纶,怎能就此结束自己宝贵的生命呢!当然,事实上孝庄早已经断定洪承畴必定不想死,“承畴必不死,惜其衣,况其身乎?”孝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成功说服洪承畴降清。此后,洪承畴对清朝忠心耿耿,他提出的“南不封王,北不断亲”的建议,还不断地发展成为清朝的基本国策。孝庄与顺治韬晦之计稳固帝位韬晦退让福临即位后,鉴于多尔衮的拥立功劳以及他的能力、势力,孝庄不得已采用韬晦之计,以退为进。她让多尔衮担任摄政王之职,掌握军政之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了不让多尔衮废帝自立,孝庄不断给多尔衮戴高帽、加封。比如在顺治元年,加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后进一步加封为“皇叔父摄政王”。顺治四年,更取消多尔衮御前跪拜的礼仪;遇到节日或庆典,多尔衮与皇帝一道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拜谒。顺治七年(1650年)底,多尔衮外出打猎死于喀喇城。孝庄认为此时稳定大局最为重要,于是朝廷甚追尊其为“诚敬义皇帝”,动用皇帝丧礼。孝庄与顺治追罪多尔衮两个月后,即多尔衮死后不满百日,孝庄便授意顺治皇帝宣布多尔衮“谋篡大位”等多项罪状,削爵毁墓撤除太庙排位,籍没家产,多尔衮的众多党羽也同时受到清洗。孝庄追罪,一来惩处多尔衮擅权自为,更重要的是借此整顿八旗,清除异己。多尔衮集军权与一身,除了其所统领的正白旗、镶白旗以外,其他大旗也在自己的指挥之下,严重威胁皇权。孝庄追罪多尔衮,将正白旗与两黄旗合起来,称“上三旗”,直属于皇帝,

文档评论(0)

5611907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