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观察.docVIP

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观察 岳喜峰1 李俊刚1 张军2 (1平庄矿区总医院骨外科 内蒙古赤峰 024076;2平庄矿区总医院麻醉科 内蒙古赤峰 024076) 【摘要】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手术治疗39例胫骨平台骨折做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39例随访35例,按KDLMERT膝关节功能恢复标准,膝关节功能优良者30例(85.7%),效果不佳5例(14.3)。结论 我们认为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对合并症的准确判断、处理和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是提高手术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 骨折 手术 功能锻炼 我科2003年1月至2010年6月对39例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9例患者,男31例,女8例;年龄18-65岁,平均34岁;左侧24例,右侧15例;致伤原因:交通伤22例,高处坠落伤11例,重物砸伤6例;按Schatiker分类[1]:Ⅰ型骨折4例,Ⅱ型骨折11例,Ⅲ型骨折8例,Ⅳ型骨折8例,Ⅴ型骨折7例,Ⅵ型骨折1例;合并有膝关节韧带及半月板损伤者20例,其中内侧副韧带损伤11例,半月板损伤6例,外侧副韧带损伤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4例,后交叉韧带损伤3例;受伤入院时间2-10h,均为新鲜骨折,无开放性伤口21例,有皮肤擦伤,膝关节明显肿胀12例;手术时间5-14d,平均8.5d。用松质骨螺钉固定6例,支持钢板固定33例,自体骨植骨17例。 1.2 手术方法 连硬外麻醉,仰卧位,根据不同类型的骨折及合并症采取不同的手术切口,多为前外侧或前内侧直切口,Ⅱ型骨折行外侧直切口。Ⅰ型骨折整复骨折后1-2放松质骨螺钉内固定,Ⅱ型骨折在压缩区下方于干骺端皮质骨处开窗,顶起塌陷骨折,使之复位,骨缺损区自体骨移植充填,并根据楔形骨折或压缩骨折的程度,选用加压螺钉或“L”、“T”型支持钢板固定。Ⅲ型骨折前外侧直切口、压缩骨折处理同Ⅱ性骨折,但均采用支持钢板内固定。Ⅳ型骨折采用内侧直切口,骨折复位后先用克式针暂时固定,前内侧放置合适的“T”或“L”型钢板,钢板顶端打上2-3个松质骨螺钉,一枚平行于胫骨平台、关节面至外髁,另一枚垂直于骨折线;Ⅴ、Ⅵ型骨折要充分暴露,在选择外侧直切口或内侧直切口为主要切口的同时,往往要加一小切口,为防止皮肤坏死,切口间距离要长,一般要超过6cm,皮肤剥离至深筋膜层。在内固定时,有时也借助C臂X光机整复骨折,对塌陷骨折下方开窗植骨,对多个骨折按由里到外、由后到前的方法逐一整复,克式针、尖咬复位钳暂时固定。 骨折处理完后,对术前检查或术中检查所发现的11例内侧副韧带断裂,2例外侧副韧带断裂,4例前交叉韧带断裂,3例后交叉韧带断裂进行整复,4例半月板边缘撕裂用可吸收线予以修补缝合。2例半月板损伤严重予以切除。 2 结果 本组39例患者,随访35例,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按KDLMERT膝关节功能恢复标准,优良者30例可差者5例。 3 讨论 3.1 术前检查及MR在诊断上的价值 MRI检查通过多层面的水平面、矢状面及额状面的扫描对骨折的粉碎程度、碎骨块的位置、骨损伤情况等在图像上清晰的显示出来。为手术方案的选择、书中准确复位、牢固固定提供了可贵的客观资料,保证了手术的成功,同时MRI的特点对交叉韧带、侧副韧带及半月板的损伤的诊断较X光片、CT有明显优势,但任何的影像学检查都不是百分之百的。我们认为,术前检查要借助MRI等检查手段,但不能完全依赖它,物理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3.2手术指征及时间 治疗方法上的争议由来已久,近年来随着手术及内固定物的进步,对移位骨折多主张手术治疗复位,王亦璁[2],认为凡在X线片上能显示有塌陷的均应予以切开复位。王蕾等认为胫骨平台塌陷分离大于5mm为绝对手术指征,我们的手术指征介于二者之间,即塌陷分离>3mm则手术复位。 3.3有关损伤方法的问题 对不同的骨折类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损伤的关键是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恢复胫骨平台的完整性,重建关节相互吻合的关系,恢复胫骨的对位,以及对损伤的韧带及半月板的处理。对于Ⅰ型骨折整复后1-2枚松螺钉固定,对于Ⅱ、Ⅲ型有塌陷性骨折的,在其塌陷骨块的下方开窗,将压缩骨部软骨;连同松质骨顶起,在开窗口植骨,上支撑钢板内固定。对Ⅳ、Ⅴ、Ⅵ型复杂多骨块移位的病例,我们是采用2-3个切口,尽可能充分暴露,采取由里到外、由前到后的原则。将多个骨块逐一整复,用克式针、尖咬复位钳暂时固定,再用螺钉和支撑钢板内固定。为防止皮肤坏死,剥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