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晚餐—超级买家复星资本运营与风险管理案例.ppt

最后的晚餐—超级买家复星资本运营与风险管理案例.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后的晚餐—超级买家复星资本运营与风险管理案例

最后的晚餐—超级买家复星 一、下海经商 二、复星实业上市 三、从制造到流通 四、资本市场长袖善舞 五、购并标准与模式 六、“恐龙”及其麻烦 一、下海经商 1992年11月,郭广昌下海经商,创立广信科技咨询公司,注册资本10万元。其中有 3.8万元据说是郭广昌原来积攒准备用来出国留学的钱,其余均为借款。 公司起名“广信”,即由郭广昌名字中的“广”和梁信军名字中的“信”联合而成。 一、下海经商 广信主营业务市场调查和咨询。郭广昌的工作一开始就卓有成效,太阳神、元祖食品、日清饼干、乐凯胶卷、天使冰王、哈慈等诸多品牌都曾是郭的客户。广信成立仅10个月,就赚到了第一个100万元。 赚到第一个100万元的郭广昌,起初也曾搞过一段时间的多种经营,功能茶、消防器材、彩色火焰蜡烛、咕咚健身糖、婴儿尿湿报警器都曾是他们的经营项目,最后这些项目均不成功。 一、下海经商 后来郭广昌在为别人搞房产推销策划中找到了机会。1993年6月郭广昌成立了一个房产销售公司,通过“夹报广告、邮寄广告和上门广告”等当时最新式的促销手段,收到了非凡的效果,这一年他们赚到了第一个1000万元。 1993年,广信更名为复星实业公司,注册资金200万元人民币。复星“五剑客”中的汪群赋、谈剑、范伟也在这时陆续加入。 起名“复星”—寓意“复旦之星”。 二、复星实业上市 复星实业选择高科技产品作为切入点。 当时复旦大学研制出了可用于乙肝诊断的PCR试剂,复星发现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于是决定投资,使之迅速产业化。成为上海市和科技部认定的“高科技企业”。据权威部门评估,该技术的无形资产超过 1000万元,这是上海当时首项无形资产超千万元的科技成果。 二、复星实业上市 1996年复星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复星实业(600196)在上交所公开上市,它的高科技形象使之成为投资者追捧的明星,一次募集资金3.57亿元。 复星上市是复星事业的真正开始,因为“舞台”已经搭好,接下来就看“五剑客”的表演了。 复星上市使郭广昌认识到资本市场魅力无穷,开始思索如何将产业与资本对接,希望通过收购兼并来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 三、从制造到流通 1、购并制药厂 上市之初,复星实业将并购的重点放在生物医药产品上。其中投资9600多万元用于对克隆生物(控股96%)和上实医大(控股51%)两个公司股权的收购和增资,两次并购使得复星实业在基因工程药物方面丰富了三大产品线:克隆公司拥有的γ-干扰素,EPO两个免疫类药物,上实医大拥有的一类新药重组链激酶。 三、从制造到流通 1999年,复星实业先后出资4600多万元收购了上海长征-康仁医药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75%的股权。通过这次并购,复星实业又增加了生化诊断制剂领域。 出资1121.70万元,收购上海静安药材经营总公司在上海静安制药有限公司中40%的股份; 出资150万美元,收购香港华美集团在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中22%的股权。 三、从制造到流通 2002年,复星实业还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先后出资1.68亿元实现对广西花红药业和重庆药友(占重庆药友51%的股权)两家企业的控股。这两家具有优势产品的医药制造企业极大丰富了复星实业原本薄弱的产品线,新增的两个优势品种从根本上改变了复星实业医药工业品种小而多的局面,形成了复星在肝病处方药、妇儿科、皮肤科药品等领域的市场优势地位。 三、从制造到流通 2003年12月,复星与桂林制药签署增资扩股协议书,增资扩股后桂林制药注册资本为7500万元。复星旗下两公司—复星实业及复星医药分别占桂林制药的股权比例为20%和40%。 复星先后还收购了浙江天一堂,江苏万邦,重庆凯林制药,康乐制药、百荟医疗器械、淮阴医疗器械、复星朝晖药业、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等。 三、从制造到流通 复星现有20多家药厂,其中只有一家是由复星自己投资建设的,其余均通过收购兼并拥有。 通过一系列收购兼并,复星建立起包括中药、西药、检测试剂、医疗器械、基因工程药物等在内的一个比较完整的产品体系。实现了低成本快速扩张,为此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三、从制造到流通 2、产业延伸 复星从2000年开始将并购目标转向医药流通类企业。复星实业显然注意到了中国现有医药流通体制即将变革带来的市场机会、流通终端的稀缺性与相对稳固性带来的投资价值。 郭广昌说:“我们不仅要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产品体系;尤其是在药品流通网络上,我们一定要形成一个完善的全国销售网络”。 三、从制造到流通 复星先后建立了 复星大药房; 与联华超市联手构筑连锁性的联华超市药房; 与北京金象大药房合资成立金象复星大药房(注册资本12741.84万元,复星出资6370万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