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晚期鼻咽癌行多帕菲、顺铂及5-氟尿嘧啶(TPF方案)诱导化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docVIP

局部晚期鼻咽癌行多帕菲、顺铂及5-氟尿嘧啶(TPF方案)诱导化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局部晚期鼻咽癌行多帕菲、顺铂及5-氟尿嘧啶(TPF方案)诱导化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局部晚期鼻咽癌行多帕菲、顺铂及5-氟尿嘧啶(TPF方案)诱导化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张丽萍 谢春霞 冯惠霞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510060) 【摘要】目的 观察TPF方案诱导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1月行诱导化疗的3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共进行86程诱导化疗,3程诱导化疗后总体反应率高达97%,其中完全缓解率达到21%。主要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发热、腹泻、口腔粘膜炎。结论 局部晚期鼻咽癌行TPF方案诱导化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反应率,同时应针对不良反应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鼻咽癌 诱导化疗 临床观察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038-02 放射治疗鼻咽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随着调强放射治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广泛应用,远处转移已成为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模式[1]。TPF方案诱导化疗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治疗中广泛使用,被认为具有提高无瘤生存率,降低远处转移趋势并且能够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和减少肿瘤负荷。2010年12月至2012年1月我科收治30例局部区域晚期的鼻咽癌患者,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2月至2012年 1月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鼻咽癌III、IVa和IVb期局部区域晚期(09 UICC分期)的鼻咽癌患者30例。男 23例,女7例,年龄24岁~58岁,平均年龄44岁。每位患者均接受3 程TPF 诱导化疗, 每3周为一个疗程。 1.2 临床用药 诱导化疗第一天,Docetaxel (60 mg/m2)使用250ml (NS)生理盐水稀释后1小时内静脉滴注,化疗前一天、第二天口服地塞米松及化疗当天地塞米松、苯海拉明静脉预处理预防Docetaxel 体液潴留、过敏反应及皮肤毒性的发生; 滴注过程使用中心电监护。DDP(65 mg/m2)采用大剂量一次滴注的方法,注射前一天开始给予水化,应用4天,化疗当天DDP 应用前后分别给予甘露醇、速尿脱水治疗。5-Fu(550 mg/m2 )在DDP 水化结束后开始应用,采用百特泵持续 5 天(120h)静脉灌注,总剂量2750 mg/m2。5-Fu五日滴注期间每日给予洛赛克40mg 制酸保护胃肠粘膜及5-HT受体阻滞剂如昂丹斯琼止呕等预处理。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评价 第3疗程诱导化疗结束后行鼻咽及颈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鼻咽部肿瘤消退情况可根据鼻咽电子镜检查初步评价,而颈部淋巴结消退情况可根据临床触诊评价,最终评估3疗程诱导化疗的疗效。 1.3.2 毒副反应观察项目 诱导化疗根据国际常见不良反应标准第3版(Common Terminolo 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version 3.0, CTCAE v3.0)评价分级。化疗前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的检查,化疗中每天评价胃肠道、口腔粘膜等不良反应。化疗第三天评价电解质情况,化疗后第七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情况。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诱导化疗后总体反应率高达97%,其中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sponse, CR)达到21%。 2.2 不良反应 2 例发生剂量限制性毒性(dose-limiting toxicity, DLT), 为(IV 度骨髓抑制伴粒细胞缺乏性发热以及 Ⅳ级腹泻反应) 。三程诱导化疗中,15例发生III/IV度中性粒细胞降低。3例出现粒细胞缺乏性发热,非血液学的III/IV度毒性反应仅出现于腹泻反应和口腔粘膜炎,分别占7例及1例。除DLT 患者外,其余所有患者均完成了3 程诱导化疗。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化疗前在为患者做宣教中重点介绍治疗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要更加耐心的给予解释和安慰, 介绍成功病例,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稳定情绪,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取得他们的配合患者得到家人的支持和关心, 积极参与临床治疗中, 使化疗方案正常进行。 3.2 发热的护理 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高热时一般采用物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