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归纳整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归纳整理

初中历史归纳整理 七年级 上册 第一课 元谋人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2页) 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使用打制石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处于旧石器时代,使用火的作用。(3、4页) 山顶洞人距今1.8万年,能够人工取火。(4、5页) 第二课 半坡聚落距今约6000年,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半地穴式,我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农作物为粟、白菜、芥菜,饲养猪、狗,过定居生活,使用磨制石器,处于新石器时代,陶器为彩陶。(7、8、9页) 河姆渡聚落距今约7000年,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干栏式,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农作物为水稻,饲养猪、狗、水牛,过定居生活,使用磨制石器,处于新石器时代,陶器为黑陶。(9、10页) 距今约四五千年的山东大汶口居民随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产生了贫富分化。(10页) 第三课 炎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贡献为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使人们互通有无。(12页) 黄帝贡献为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发明文字、历法、算术、音乐;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被称为蚕神。(12、13页) 炎帝和黄帝联合打败以蚩尤为首的部落,后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炎帝战败并归服黄帝,二部族走向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13、14页) 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15页) 禹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治水成功,被称为大禹。(15、16页) 第五课 时代特征(21页)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家天下。(22页) 约公元前1600年,汤打败了桀,建立商朝,定都亳。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都至殷。(23页)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纣),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25页)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26页) 第六课 西周分封制目的、主要内容、作用。(28、29页) 西周的统治阶级(奴隶主)是周王、诸侯、卿大夫、士,被统治阶级(奴隶)是平民和奴隶。(30页) 西周建立军队的目的是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反抗,统治人民的手段是礼仪教化配合暴力镇压。(31、32页) 第七课 公元前770—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出现了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34页) 齐桓公能称霸的原因,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举行葵丘会盟从而确立在中原的霸主地位。(34、35页) 其他国家称霸的战役:城濮战、邲战、泓水战。(35、36页) 公元前475—221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晋国分裂成韩、赵、魏三个国家,与原有的齐、楚、燕、秦并称为战国七雄,合纵、连横、纵横家张仪(秦)、公孙衍(魏)。(37页) 第八课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出现,其影响。(41、42页) 商鞅在秦国变法的内容(分类富国、强兵、加强政权,中心制度)、影响。(43、44页) 第九课 甲骨文主要发现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意义。(46、47页) 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特点、意义。(47、48页) 第十课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他死后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评价孔子。(50、51页) 百家争鸣的原因、影响,各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代表作。(51、52页) 第十一课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组成,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意义。(54、55页) 编钟。(56页) 第十三课 时代特征。(63页) 秦国统一的原因、意义。(64、65页) 公元前230—221年,秦国先后兼并东方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定都咸阳,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65页) 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原因、性质、结果、意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建立张楚政权。(66页) 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公元前206—202年为楚汉战争。(67页) 第十四课 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关系)、思想上的措施、措施的影响,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一万余里。(72页) 第十五课 ①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74页) 汉武帝在思想、政治、民族关系上的措施、影响。(74、75、76页) 第十六课 汉元帝昭君出塞使北部边疆出现了几十年的和睦安宁。(80页) 公元前138年和119年,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影响。(81、82页) 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82页) 丝绸之路是从长安经河西走廊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