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例儿童精神分裂症临床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0例儿童精神分裂症临床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110例儿童精神分裂症临床分析 唐再胜 但仕红 周莎(贵州省铜仁地区惠民医院 贵州铜仁 554300) 【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7-024-02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及和疗效。方法 对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有精神病家族史40例占36.4%,其母孕期及婴幼儿期有害因素对中枢NS的损害不明显,家庭环境良好但家庭教育不当者49例占44.50%(49/110),内向性格80例占72.7%(80/110),临床表现以幻觉妄想为主,情感不稳定、易激惹,行为紊乱也较突出,近期疗效满意。结论 提示在儿童期正确的家庭教育和塑造一个良好性格的重要性。 【关健词】儿童精神分裂症 家庭教育 儿童精神分裂症是儿童精神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在整个精神分裂症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临床上有其一定的特点。现将2002年至2009年在我院诊治的110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就其临床特点,相关因素作一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精神病史与病前性格 110例患儿系2002年~2009年入住我院已经确诊为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其中有精神病家族史40例(父亲26例,母亲14例),占36.4%(40/110),病前性格内向80例,占72.7%(80/110),外向10例,占9.1%(10/110),中间20例,占18.2%(20/110),这些与国内有关报道相近。 1.2儿童早期的家庭环境 本组除6例资料欠详,4例父母欠关心之外,其他100例患儿都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家庭经济多在中等水平或以上,但其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自小受宠爱,娇生惯养,有的过分受保护,共50例,占45.0%(50/110),未见要求过高或过严。 1.3临床表现 ⑴感知觉障碍共85例,占77.3%(85/110),其中幻听45例,幻视31例,幻触5例,内感性不适4例。⑵思维障碍可见联想散漫36例,少语或言语刻板16例,强制性思维12例,思维破裂8例,妄想共15例,以关系妄想和被害妄想为多,还有夸大妄想,影响妄想和思维被广播各3例。⑶情感障碍主要是情绪不稳定13例,易激怒9例,紧张恐惧6例,情感淡漠5例。⑷意志和行为障碍多为不协调精神运动性兴奋12例,行为怪异8例,还有孤僻、退缩、意志减退12例,强迫劳动6例。 1.4疗效 本组患儿经过系统药物治疗和心理指导,住院21~101天。出院时临床痊愈15例,明显进步45例,进步45例,5例无效,总有效率95.5%。缓慢起病85例中明显进步35例,进步35例,15例无效,显效率41.2%,比10例急性起病(均临床痊愈)和15例亚急性起病(5例临床痊愈、10例明显进步)疗效差(Plt;0.01),但其它各因素如家族史、病前性格、家庭环境、病程均与疗效无关(Pgt;0.05)。 2 讨论 儿精神分裂症至今病因未明,目前多从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母孕期及婴幼儿期有害因素对中枢NS的损害)和环境、心理社会因素来探讨这些因素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影响[1][2]。本组1/3以上病例有精神病遗传的基础,说明遗传因素在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组除1例有先兆流产,2例有头部外伤昏迷史外,其余母孕期和围产期均正常,既往史也未有中枢NS重大疾患史,提示其原发性的缺陷不明显。本组儿童其早期家庭环境良好,但约有一半存在家庭教育不当,有报到[1]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娇惯溺爱在家庭环境各危险因素中列居首位,可见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身心健康有着深刻的影响。内向性格占大多数,这也符合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其个性孤癖寡言.胆小害羞.不善交往,主动性差等有关的观点[3]。精神刺激因素不明显,110例中只有20例(18.2%,18/110)。由此可见,在儿童期正确的家庭教育和塑造一个良好的性格,可减少儿童精神分裂的发生,由其对独生子女不断增加的我国国情来说,有着极大的意义。 关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国内外尚无用于儿童的统一诊断标准ICD-10.DSM-3-R和CCMD-3[6]都是用成人精神分裂症标准来诊断儿童精神分裂症[3][4]。其首发年龄只笼统提及发生于青春期前,但有的明确界定在14岁以下[5][6],尚未完全统一。本组资料与国内多数文献一样,均以14岁以下儿童来收集病例。本组临床症状以幻觉妄想为主,幻听略多于幻视,妄想多为被害,其内容较丰富、荒缪,有一定结构和较系统,比较接近成人精神分裂症的特点,可能与其年龄较大有关,另外,情感不稳定,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