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洛普Q12项目介绍介绍.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盖洛普Q12项目介绍介绍

* 数据结果(3) * 各事业部概况 工作环境质量得分表(顶级回答) 金融事业部在12题 上的5分比率普遍都 高于其他事业部 * 经理人培训 部门反馈 行动计划 行动落实 Q 12 流程图 项目设计 数据的纵横分析 数据采集 定期跟踪 Q12 测 量 过 程 Q12 展 开 过 程 * 成功的前提------项目设计 三步曲: ? 1) 准备工作 ? 2) 确定报告格式 a 部门/班组的层级 a 参与人员总名单 ? 3) 附加报告内容 a 发现企业内的先进部门 a 增加监测指标项 a 建立企业效益模型 (长期跟踪项目) 盖洛普的参照数据库 a * 真实的民意-----第三方介入的数据收集 纸笔问卷 网上调查 座谈会 深访 全员普查 了解活的思想 * ? 总体结果 深层原因的分析 (员工活的思想) 企业改进的战略规划 员工参与计划 企业效益因果分析 ? 按人群 按级别 / 职能 / 地区 与内部“最佳”对比 与外部“最佳”对比 关系分析 与企业具体效益挂钩 (如可能) 高层反馈:总体陈述报告 分析方法: Q 12 测量的结果 ? 分部门/班组的成绩卡(成员大于5人以上) * 推动与员工的对话,促进员工参与 “怎样做得更好?” 成功的关键------- “经理负责,重在行动” ? a “为什么要进行此项活动?” a “我做得怎么样?” a “哪些问题最重要?” a Q12 测量工具 Q12 管理工具 a “如何改善12个关键方面” 让每个经理都对Q 结果负责 让经理了解员工对他的看法 ? ? 12 * 不断改善工作环境 我们的目标 是:使马蹄形 曲线向右移。 2001年 2002年 * l 调整经理薪酬计划 l Q12的重测 l 设定经理胜任力级别 l 发现部门/班组最佳经验 当前效度研究 l 更新管理四要素培训案例 l 将Q12作为KPI l 建立优势档案 ? l 四要素培训 l 调查 Q12 l 建立企业效益模型 l 经理人对Q12作为管理工具的学习 l 高层反馈 两年工作计划 开 始 3 个月 6 个月 1 年 18 个月 2 年 Time 工作环境优势 (Q12) l Q12重测 l Q12重测 l Q12重测 * 盖洛普过去6个月的客户 LAST 6 MONTHS 一家星级度假酒店 一家快速消费品公司营销部门 一家大型国有电信企业 一家IT大型企业技术部门 * Gallup discovered a disturbing fact in 1993 Organizations were not being helped via current employee survey efforts * Here is what Gallup did to find the few, right questions...we tested thousands of different questions We found five consistent factors Policy/procedure:Senior mgt/Overall company: Personal intention:Immediate supervisor:Team We identified the best questions to meaure these categories We did a few studies looking at what questions the most productive departments rated highly as compared to less productive departments….when the dust settled we were left wth 12 * You would have thought that since every company is interested in these 4 outcomes, and since employees are an easy lever to pull, that there would have been a great deal of research into the link between employee attitude and outcomes. There hasn’t..Why?? because different companies use different ways of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