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滕文公上练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孟子滕文公上练习

《孟子·滕文公上》练习 1、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膝文公为世子①,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规②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③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膝,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不瞑眩④,厥疾不瘳⑤。’” (《孟子·膝文公上》) 【注释】①世子:即太子。“世”和“太”古音相同,古书常通用。②成规:齐国的勇士。 ③公明仪:人名,复姓公明,名仪,鲁国贤人,曾子学生。④瞑眩:眼睛昏花看不清楚。⑤瘳(Chou):病愈。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性善”就是宣扬“性善论”。“性善”的正式说法,最早就见于这里。所以,本章还有重要的思想史资料价值。 B、“称尧舜”就是宣扬唐尧虞舜的“王道”政治,这跟孟子口口声声所说的“仁政”是有根本区别的,即所谓“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C、孟子所提倡的“不忍人之心”的善良本性是“不忍人之政”的仁政的基础,二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孟子“道性善”要“言必称尧舜”,这是非常清楚的了。 D、孟子认为,古往令来,不论是圣贤还是普通人,本性都是善良的,圣贤能做到的,普通人经过努力也能做得到。 (3)孟子提出了“道性善”和“称尧舜”,这二者是怎样的关系呢?答: 2、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滕定公①薨②,世子谓然友③曰:“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于宋,于心终不忘,今也不幸至于大故④,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 然友之邹⑤问于孟子。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6)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7)。’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8),齐疏之服(9),飦粥之食(10),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   然友反命,定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11)?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志》(12)曰:‘丧祭从先祖。’曰:‘吾有所受之也。’” (《孟子·膝文公上》) 【注释】①滕定公:滕文公的父亲。②薨:死。古代称侯王死叫?“薨”,唐代以后用于指二品以上官员死。③然友:人名,太子的老师。④大故:重大的事故,指大丧、凶灾之类。⑤之:至,到。邹与滕相距只有四十余里,所以可以问后行事。(6)自尽:尽自己最大的心力。(7)曾子曰:这几句话在《论语·为政》中是孔子对樊迟说的。(8)三年之丧:指子女为父母、臣下为君主守孝三年。(9)齐(zi)疏之服:用粗布做的缝边的丧服。齐,指衣服缝边。古代丧服叫做衰,不缝衣边的?叫“斩衰”,缝衣边的叫“齐衰”。(10)飦(zhan);稠粥。粥:稀粥。这里是偏义复词,指稀粥。(11)宗国:鲁、膝诸国的始封祖都是周文王的儿子,而周公封鲁,于行辈较长,所以其余姬姓诸国都以鲁为宗国。(12)《志》:记国家世系等的一种书。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身作则,上行下效是孔子、孟子都非常重视的政治领导原则。本章正是这样一个上行下效的实例。 B、滕国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膝文公)死了父亲,他亲自去向孟子征求意见,回来以后发出了实施三年丧礼的命令,结果遭到了大家的反对,“虽令不从”。 C、太子于是又再次请老师去问计于孟子,这一次孟子讲了上行下效,以身作则的道理,希望太子亲自带头这样作。结果,丧事办得非常成功,大家都很满意,“不令而行”。 D、从滕国太子丧父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到儒家对于丧礼的观点,但对我们更有启发意义的,还是领导人以身作则的问题。 (2)孟子提出的“上行下效”在今天指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 3、阅读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