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律背反的消除
《纯粹理性批判》二律背反的消除及其重要意义
作者 钱凤仪(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合作教授 长春 130021)
摘要 本文根据现代物理学所提出的宇宙演化的时空形态,论证了康德在牛顿时空观之下所提出的4个二律背反问题。本文以中国哲学的基础——《易经》“分天分地为太极”的时空观作为宇宙的时间起点或开端 ,同时按照现代科学技术在天文观测所发现到的哈勃现象并结合宇宙膨胀的理论,得出了“是宇宙在演化中产生了时间,不是宇宙在时间中产生”的结论。因此通过调整康德当时所采用的牛顿的“时间均匀流动性、空间绝对均匀分布性”的时空观,提出更符合现代宇宙物理学的“时间非均匀流动性、空间非均匀膨胀性”的时空观,从而从宇宙学和时空观的角度得以消除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所“发现”的二律背反问题。本文同时指出,即使采用爱因斯坦的相对时空观,如果不取消“时间是均匀流动的”观念,康德的理性哲学同样存在着不可消除的二律背反问题。爱因斯坦的相对时空观,只是在物理学领域摆脱牛顿的时空观的束缚,并在科学上导致一场革命,但它的新时空观至今并没有使理性哲学彻底摆脱牛顿时空观的束缚。而只有采用膨胀的空间观,才能在哲学上消除牛顿时空观在理性哲学上所导致的矛盾怪圈。通过二律背反的消除,本文论证了不存在由自然而来的“绝对自由”和由人的理性而来的“自由意志”。在当今世界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否定了二律背反,就可以从哲学与科学的理论上对“人为自然立法”这一西方观念予以否定,因而也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所提倡的“道德在先”、“道法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为人立法这一亘古哲学理念给予哲学和科学理论上的肯定。
关键词:牛顿时空观,二律背反,非均匀时空观,绝对自由,自由意志,道德在先、道法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东西方哲学本质的异同和导致二律背反的根本原因
中国哲学与西方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但两者也有相通之处。比如就科学的定义而言,中国哲学认为天、地、日、月、风、雷、水、火之间的相互作用才是科学的本原,没有这些相互作用连人类及其他生物都产生不出来,即使能产生出来,一旦这八个基本物象的关系严重失调,地球上的生物也不能长久地繁衍生息。而属于人类心智中的科学,如果自然界造化不出人类,科学就无从产生也无法依存。西方哲学家们却认为,人类的科学来自人的心智,心智则类似康德所说的人的知性(sicence一词源于拉丁文的scio康德在《未来形而上学》中分析了四组“ 二律背反”以后说:“这里是人类理性的最奇特的现象,在理性的其他任何使用里都找不出这种现象的例子。……出现 一种想象不到的矛盾,这种矛盾决不是用普通教条主义的办法所能消除的:因为无论正题或反题都能够通过同样明显、清楚和不可抗拒的论证而得到证明——我保证所有这些论证都是正确 的。因此理性一分为二了。”[1] 而“这种冲突不是任意捏造的,它是建筑在人类理性的本性上的,因而是不可避免的,是永远不能终止的。”[2]
西方哲学对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以离散的命题方式展开其论述的,从留基伯到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都是如此。而与此不同的是,中国哲
[1][2]]康德著.庞景仁译.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1978,120.
学的源头是以《乾》《坤》两个卦象为源头,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然后通过不同的卦象的对立面转化而依次以系统的方式展开。中国哲学主要研究的是对立的问题和对立面的转化问题,而西方哲学,尤其在康德哲学体系建立之后,主要是在矛盾中寻找认识上的理论出路。下面的“老虎悖论”就是一个有助于我们考察西方哲学在认识论上容易形成矛盾的例子:
“一名年轻人向公主求婚,国王提出了一个条件。对年轻人说:“这里有五扇门,其中一扇门里头会有老虎跳出来,但是你绝对料想不到是一扇门”。年轻人想:门里头如果有老虎,你都先告诉我了,我怎么会料想不到?所以门后面一定没有老虎。
年轻人必须按次序打开五扇门,其中一扇门将会意料不到的出现一只老虎,年轻人打死了老虎就可以得到公主。然后年轻人站到门前开始了推理,假如前四扇我打开后都没有老虎,那老虎肯定在第五扇门中,而国王说过老虎在一扇意料不到的门中,所以老虎肯定不在第五扇门中,依次类推,老虎不存在,最后年轻人冒冒失失开始推门,结果老虎从第二扇门中跳了出来 1、量的范畴 2、质的范畴 3、关系的范畴 4、模态的范畴 单一性 实在性 依存性与自存性 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多数性 否定性 原因性与从属性 存有与非有 全体性 限制性 协同性 必然性与偶然性 在中国哲学中,元的范畴,是关于存在性的,因此对应了西方哲学中量的范畴 在中国哲学中,“阴阳相合,各得其宜”,为利。在西方哲学中,本质决定了现象,本质是原因,本质和现象相合,各得其宜。”阴阳不合则不利,本质和现象一致为肯定,本质和现象不一致、原因和结果不一致,为否定性。本质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