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件《元代小令四首》.ppt

北京课改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件《元代小令四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课改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件《元代小令四首》

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飒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从整个构图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但人是主体,景物是人活动的背景,把背景写充分了,主体就被烘托出来了。这正是相互映衬的妙用。 静景与动景相映 景色与情思相融 诗言志。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东西,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方使人感到具体生动。正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与“水”本无联系,但作者借江水之多,喻愁之多,二者有“恰似”之处,用江水东流之景,表达无限的悲愁之情,十分深刻。 自然景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诗人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之中,这些事物便被赋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了。“小桥流水人家”,不过是极常见的普通景色,但当它与“断肠人在天涯”同处于一个图景之中时,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使图景带上悲凉的气氛。所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就是这个道理。《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 景色与情思相融 闲适 关汉卿 南亩耕, 东山卧, 世态人情经历多。 闲将往事思量过。 贤的是他, 愚的是我, 争什么? 亩mǔ 将jiāng 量liáng 贤xián 愚yú 四块玉 关汉卿(约1240—约1310)号己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元朝戏曲家。1958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评为“世界文化名人”。所作杂剧今知有60余种,现存《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单刀会》等全剧十三种。他的戏剧创作比英国的莎士比亚(1564-1616)还早三百多年 。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关汉卿的作品剧多揭露封建社会黑暗,表现人民的反抗精神和聪明才智。剧情紧凑集中,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质朴自然,富有表现力。 关汉卿《四块玉 闲适》,在元代,人分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元代法律规定:“诸蒙古人与汉人之争,汉人误还报。”(《元史 刑法志四 斗殴》)汉人受到歧视,受到压迫,无理可争。这是作者创作这首小令的社会背景。 《四块玉 闲适》突出特色是本色的语言运用,本色的语言是从人民群众的活生生的口语中提炼出来的,生动、活泼、自然、真切,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丰富的表现力。 ? 南亩耕, 白天到田地里去耕地劳作。 东山卧, 累了的时候,在田间地头就地躺下休息一会。 世态人情经历多。 世间的炎冷,人情的冷暖都已经经历很多了。 闲将往事思量过。 没事的时候把自己经历过的“世态人情”静静地想一想。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 原来不管贤良或者愚蠢的是我还是别人,(都已经成为过去了)。 争什么? 有什么好争辩的呢? 本文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开头两句):写归隐田园,洁身自好。 第二层(中间两句):过渡 第三层(最后两句):以反语的形式,表达了洁身自好的情怀。 关 汉 卿 的《 四 块 玉 · 闲适 》表 现 的 是 向 往 那种 闲 适 情 景 ,无 拘 无 束 的 散 诞 的 生 活 ,而对 那 “ 官囚 ” “ 利 牢 ” 的名 利 场 、是 非 海 ,则感 到 厌 倦 、蔑 视 和 憎恨。 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陶渊明弃官归田,谢安东山隐居,拒召高卧,洁身自保,高风亮节。作者用典故,也就表明了自己的心志。自己“世态人情”都经历,一个“多”更表明饱经沧桑,洞察世俗。 1、作者用“争什么?”反问一句,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性格? 答:表达了作者的 傲岸的气骨和倔强的性格。 2、 《 四 块 玉 · 闲适 》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蔑视和憎恨,对清净闲适的隐居生活的向往。 3、《四块玉》用典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南亩耕,东山卧 4、承上启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