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例妊娠合并HIV感染的处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5例妊娠合并HIV感染的处理
唐利华1 何克静2 (1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妇产科 611530;2成都市传染病医院妇产科 310066)
【中图分类号】R7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3-0367-01
艾滋病病毒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艾滋病的病原体。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尚无可治疗的药物和有效的疫苗预防。随着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迅速增加,妊娠合并HIV感染产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对HIV妊娠妇女的监护、治疗以及母婴传播阻断已成为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我院在2010年~2011年共收治5例妊娠合并HIV感染孕妇,现对其孕期及分娩处理过程作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妊娠合并HIV感染孕妇5例,年龄18岁~38岁,平均年龄26岁,1例为早孕8+5周,4例为37+1~38+4周;初产妇4例,经产妇1例。均为计划内怀孕。
1.2 诊断标准
5例HIV感染患者均按中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均为产前检查时发现HIV抗体阳性,并经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均无症状HIV感染者。CD4细胞计数250~500者3例,gt;500者2例。感染途径:静脉吸毒者2例,性途径感染者1例,感染途径不详者2例。
1.3 孕期处理
5例患者在确诊合并HIV感染后,医生都对其提供保密的咨询,告知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信息,进行配偶或性伴侣的知情告知和检测指导,与感染孕产妇商讨并由其知情选择妊娠结局,让其自愿选择妊娠结局。1例患者选择人工流产术,4例在医生指导下服用AZT+3TC+EFV,直至分娩。
1.4分娩期及产后处理
2例孕妇为无产兆入院,2例为临产入院。无产兆2例入院第2天均行剖宫产术,术前继续服用AZT+3TC+EFV一次。临产入院2例患者自然分娩,分娩过程中,操作中避免人工破膜、会阴侧切、胎头吸引、产钳助产等。新生儿出生后6小时内予口服奇多夫定悬液15mg Bid共4周,并予人工喂养。产妇产后继续抗病毒治疗,预防感染治疗2天,并回乳。CD4细胞计数大于350者,术后一周停抗病毒药物,小于350者,终生服药。
婴儿于出生后12、18个月进行HIV抗体检测。
2 讨论
2.1艾滋病对孕妇、胎儿、婴儿的危害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又称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HIV感染引起T淋巴细胞损害,导致持续性免疫缺陷,多器官机会性感染及罕见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1]。目前无特效疗法,病死率高。HIV感染的孕妇在妊娠期HIV能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或分娩时经软产道及出生后经母乳喂养感染新生儿。
2.2艾滋病孕妇的母婴阻断
目前认为母婴传播途径是可以通过干预手段而被阻断。如果给予药物治疗和产前、产时阻断,新生儿出生后人工喂养,可使母婴传播率降低50-67%,甚至可使围生期HIV传播率降到2%以下[2]。
2.2.1 做好孕期保健,并进行艾滋病知识宣教,号召孕妇进行自愿检测血HIV抗体,以便早期诊断,如确诊HIV感染,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严守医疗秘密,由经过培训艾滋病母婴阻断的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并将HIV感染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向孕妇说明,让其自愿选择妊娠结局。
2.2.2 要求继续妊娠者,建议其采用抗病毒药物干预性治疗。本文4例孕妇自确诊HIV感染后,均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直至分娩,新生儿出生后均服用抗病毒药物4周。在分娩过程中,避免急诊剖宫产,必要时行择期剖宫产术。若经阴道分???,避免人工破膜,除非有产科指征不常规做会阴侧切。尽量避免使用产钳、胎头吸引器。若必须器械助产,选用产钳比胎头吸引器好。
2.3 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
由于HIV感染孕妇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以及其它体液中均含有HIV病毒,医务人员应做好自我防护,避免皮肤黏膜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及其它分泌物[3]。剖宫产术及阴道分娩过程中,医务人员均戴面罩、穿防渗透的手术衣、脚套、双层外科手套,使用弯盘传递锐器[4],并小心操作,以防注射器、针头等锐器刺伤术者皮肤,在剖宫产术进行至切开子宫,破膜时,用大块纱布保护切口,以防羊水飞溅出,避免职业暴露。一旦发生职业暴露,立即挤出血液,冲洗暴露处后消毒处理,并报告院感科,评估暴露情况,尽早服用抗病毒药物。
参 考 文 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