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腑实患者便秘的中医护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风腑实患者便秘的中医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中风腑实患者便秘的中医护理 陆霞琴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200021) 【摘要】目的 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通过对我院急诊中风病房自2010至2012年收治的160例中风便秘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与护理,并观察疗效。结果 患者经过中医辨证治疗及护理,总有效率达95%。结论 治疗中风便秘,根据中风腑实病机理论进行辨证论治并施护,效果满意。 【关键词】 中风 腑实患者 便秘 中医护理 【中图分类号】R4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3-0294-01 中风腑实病机理论,渊源于金元时期医家刘完素所创三化汤(厚朴、枳实、羌活、大黄),用之于中风病见内有二便阻格之证,首先将通腑泻热法引入中风病之治疗,开通腑法治中风之先河,为后世所垂范。清代沈金鳌于《杂病源流犀烛》中曰???“二便不秘,邪之中尤浅。”当时已经以腑气通否来判断中风病之轻重及其转轨。 从长期的临床观察来看,无论是中风先兆期抑或是急性期、康复期、后遗症期,大便秘结是中风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1]。通过中医辨证护理,使大便通畅,在中风各期护理中都不可忽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临床资料 本文收集2010至2012年我院中风病房收治的160例中风腑实患者(脑卒中无昏迷者),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既往无便秘史,发病后3天以上未解大便,此160例患者男性98例,女性62例,平均年龄59岁;其中脑梗死89例,脑出血6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出现昏迷者23例,无意识障碍者137例。 2、辨证施治 中风病的发生及病机演变,以正气亏虚为根本,善用益气养阴或益气养血活血之法治疗中风病,针对中风病有便秘者,在辨证基础上常注重扶正法的应用。有化痰泻热通腑治便秘;益气养阴治便秘;调畅气血治便秘。 3、护理 3.1 饮食护理 中医认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是健康之道。如恣食肥甘厚味,则损伤脾胃,使脾胃运化失职,产生便秘。王永炎[2]认为病人或素食肥甘厚味,形体肥胖,或体弱久病,脾胃虚弱,痰浊渐生,阻于中焦,郁而化热,痰热中阻,枢机不利,清阳不升,气血不能上承,脑窍失养。所以饮食调理以清热、润肠、通便。如每日食香蕉2~3枚,苹果1~2个,山芋250~500g,熟食。如使用以上方法不佳,患者体质较好者,可使用番泻叶3~5g,泡茶饮用。以化痰泻热通腑。 3.2 情志护理 中风患者由于久病瘫痪在床,活动不便,心情不畅以致肝气郁结,不能宣达,胃的通降功能失常,糟粕不得下行,引起便秘。医护人员要以诚恳的态度向患者耐心解释情绪与疾病的关系,鼓励患者以宽容豁达的心境对待疾病和生活。并帮助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使病人处在最佳心里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 3.3 生活护理 中风者由于病情所致,活动胜少,肠蠕动减弱,故易产生便秘。为了减少便秘的发生,中风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在家属或护士的帮助下进行功能锻炼,争取早日下床。同时嘱患者无论有无便意,均应定时排便,每日还应多饮水以利润滑肠道。 3.4 针灸按摩、耳穴贴压 (1)针灸:主要取手阳明大肠经之俞、募及下合穴为主,针用泻法,留针30~40min;(2)按摩:在患者睡前或起床前,仰卧,全身放松,双手磨擦至生热,于手心热时,将一只手按于脐部,另一只手放其上,先按顺时针方向揉腹30次,再按逆时针方向揉腹30次,用力要适度,动作要轻柔,呼吸要自然,每日进行2~3次;(3)耳穴贴压:①取穴:直肠下段、大肠、便秘点、交感、内分泌、三焦、肺、皮质下、腹、脾。②操作:在一块0.5cm大小的胶布中央放一王不留行籽,先用耳针探测仪探出上述穴位的准确位置,然后将胶布贴于选定的耳穴上,每天自行按压贴药穴位3~4次,每次约5分钟,以压迫稍痛为宜;每次换药前2天,患者自行取下药籽,并洗净贴药部位。每周更换1次,左右耳交替进行,4次为1疗程。 4、结果 160例患者通过上述辨证治疗及和护理,便秘症状全部解除113例,基本解除39例,总有效率95%。 5、讨论 中医学认为:中风以后,饮食的失调,情志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均可致气血不足,气血不足则可致脏腑活动功能失调而致脏腑本虚,使大肠传导乏力而便秘。因此,需加强饮食调理,情志调护,生活护理。气滞血瘀,经络不通,阴阳失衡,故采用针刺治疗,以双向调节,攻下而祛邪,扶正以助通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