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析HIV感染伴发皮肤性病的临床特点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分析HIV感染伴发皮肤性病的临床特点
绥化市中医医院 152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HIV感染临床中患者的皮肤疾病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40例HIV患者的临床资料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在医院期间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结果:40例HIV患者伴发的皮肤性病类型中,梅毒15例,淋病,尖锐湿疣,衣原体各3例,荨麻疹2例,带状疤疹4例,银屑病2例,湿疹2例,药物性皮炎加隐性梅毒加银屑病4例,皮肤红多狼疮1例,药物性皮炎1例,该疾病临床中患者的皮肤受损范围比较大,症状比较严重。结论:我们对HIV患者的伴发皮肤性疾病研究能够为临床治疗该症状提供帮助,早期的病症发现可以对治疗起到较大的帮助。
关键词:梅毒;HIV感染;伴随皮肤性病严重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HIV感染者约有7成以上是经由性途径传播的,本文中的HIV患者有70%均是由不洁性行为的患者,和报道数据比较接近,因此性途径是HIV扩散的一个主要途径,导致了HIV的广泛传播,我们对HIV感染伴发皮肤性疾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有如下报道。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到2010年我院一共接收了40例HIV感染患者,男性有28例,女性有12例,最小患者是16岁,最大患者是39岁,平均年龄为30岁。感染的传播途径。分为:性传播为32 例,输血传播为6例,吸毒传播为2例。
1.2 治疗方法 HIV感染患者临床中使用比较普遍的是伐昔洛韦和干扰素。
2 结果:
患者的发病情况:40例(资料中的)各年HIV感染并伴发皮肤性病患者发病的具体情况。2008年 淋病,梅毒以及衣原体各4 例,带状疱疹、荨麻疹以及 湿疹 各2例;2009年带状疱疹3例,梅毒4例;2010年隐性梅毒、药物性皮炎以及银屑病各4例,梅毒2例,皮肤红斑狼疮1 例,总计40例。
3.讨论
HIV感染并伴发其他的皮肤粘膜性病:湿疹患者2例,病程有一例是5个月,有一例是10个月,患者的面部、躯干等处有较大范围的红疹,有溃烂和渗液的情况存在,红疹连接处也比较模糊,可见抓痕,说明患者有强烈的瘙痒感[6],同时可见手足红斑的角化。5例带状疱疹,病程3-12天,3例住院治疗,16岁1例,28岁1例,34岁1例,1次复发。皮损的部位比较集中,相互之间的距离比较近,以带状为主要特点,部分水泡出现了破裂和化脓的情况,有较为严重的水肿症状,患者疼痛时间持续久。此次研究中梅毒患者的数量比较多,占据的比例大,和研究资料中提及的梅毒发病率上升比较符合。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在梅毒患者出现并发症潜伏期的不多,基本上自己能够缓慢的恢复[7],因此患者也没有来接受治疗。患者如果是2个月之后有梅毒的症状,检测后的结果为梅毒和HIV都呈阳性,患者因检查梅毒而发现HIV感染的病例我院尚未出现,就目前所翻阅的参考资料和报道中也没有看见类似的情况。临床中HIV感染伴发皮肤性疾病的特点随着患者的病情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此次我院对各类HIV感染伴发其他皮肤性病的临床症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后,给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些参考性的资料。根据研究我们可以发现,HIV感染伴发皮肤性疾病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种类也更复杂,在预防上面,我们应该多做出一些努力。患者发病后皮损范围大,且有破损的情况,因此临床中感染的几率较大[8],加上HIV患者抵抗力差,容易导致其出现生命安全问题,所以需要对患者提供积极有效的治疗来降低患者的感染几率,为患者的HIV治疗提供帮助。
总之,临床中我们需要为HIV伴发皮肤性疾病的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在治疗前对各类伴发皮肤性疾病的特点和情况进行了解有助于我们为患者提供更加快速有效的治疗,并且我们需要加大对HIV患者的宣教工作力度,让患者能够积极的预防皮肤性疾病,减少其感染源,给临床治疗HIV提供一些有效可靠的帮助,尽量的延续患者的生存期限。
参考文献:
[1]刘彦春,李杏红,李兴旺;北京地坛医院HIV/AIDS首诊患者690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22(2):11-12
[2]周萌.伍秋云.柏彩宝.手术患者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23(7):416—417.
[3]杨晓英.性传播疾病与艾滋病病毒传播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12,8(5):318—328.
[4]唐卫明,同红静,刘晓燕.等.江苏省南京、苏州、扬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因素的配比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5):448—451.
[5]陈曦,陈焱.艾滋病防治技术手册[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