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室内气流分布07-10
建筑环境与设备研究所
祝健;主要教学内容:;10.1 对室内气流分布的要求与评价;气流分布与IAQ(Indoor Environment Quality); 温度梯度; 温度梯度; 工作区的风速; 吹风感和气流分布性能指标; 通风效率Ev;2、标准:
(1)EV=1:送入房间空气与污染物混合均匀,排风浓度/工作区浓度=1;
(2)EV 1 混合送风气流分布时;
(3)EV 1 清洁空气由下部直接进入工作区。
3、影响因素:
1、气流分布
2、污染物分布有关:污染源位于排风口处
3、EV↑,经济性较好,设备费用及运行费用↓;通风效率:涉及污染源的位置;其它指标:; 能量利用系数 ; 空气龄定义:空气质点自进入房间到达室内某点所经历的时间。指房间内某点处空气在房间内已经滞留的时间。反映了室内空气的新鲜程度,它可以综合衡量房间的通风换气效果,是评价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指标。
应用示踪气体实验技术对通风房间的空气龄进行研究。
利用示踪气体测量空气龄的释放方法有三种(1)脉冲法;(2)上升法;(3)下降法(或衰减法)。其中下降法最为简单,且实验精度较高,因此实验常选用下降法测量空气龄。;用示踪气体方法测量某一点示踪气体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得到该点空气龄的频率分布函数f或累计分布函数F,从而可计算出该点的空气龄。以下降法为例,空气龄的累计分布函数F如下:;气流分布性能评价:空气年龄 Age of air;空气年龄;1、τA= ∫0∞c(τ)dτ/c(0) (10-4)
A点:平均空气龄
2、 = 1/v∫v τdv 全室平均空气龄
3、局部平均滞留时间:房内内某微小区域气体分子离开房间前在室内滞留的时间。(τr)
4、全室平均滞留时间:各点局部平均滞留时间的平均值
5、最短滞留时间:τn= v/L=1/N(名义时间常数)(更新一次需要的时间);空气年龄; 换气效率(Air exchange efficiency);换气效率?和能量利用系数ET;10.2 送风口和回风口;10.2 送风口和回风口;2)散流器(辐射形送风口)
送出气流呈辐射状向四周扩散;3)孔板送风口;5)旋流送风口 ;末端示例;末端示例;置换通风送风器;空气型末端外形;风口与建筑环境的协调; 回(排)风口的形式 ; 回(排)风口的形式 ;10.3 典型的气流分布模式;侧送侧回:一般适用跨度小的房间,侧面要留送回风口的空间。
例如:一般工艺空调,风机盘管,家用空调器。
喷嘴送风:适合于影剧院、体育馆等大层高、大跨度空间
顶送顶回:适用于大跨度、层高低房间,不占侧面空间。适用于购物中心,大型办公室,展馆等。可利用吊顶空间回风。
上送下回:净化空调
下侧送风:窗下置风机盘管; 侧送风的气流分布;(a)送风气流贴附于顶棚,工作区处于回流区中 ;(b)工作区处于回流和涡流区中,回风的污染物浓
度低于工作区浓度;(c)送风气流贴附于顶棚,工作区处于回流区中 ;如图所示上送上回形式是将送风口和回风口叠在一起,明装布置在房间上部。对于那些因各种原因不能在房间下部布置回风口的场合,上送上回是最合适的。但应注意控制好送风、回风的速度,以防止气流短路。;(d)同 (a);(e)同 (c);(f)类似 (d);对于高大空间的空调房间,其上部和下部所要求的温差比较大,为减少送风量,降低能耗,在房间高度上的中部位置采用侧送风口或喷口送风,将房间下部作为空调区,上部作为非空调区,回风口设置在房间下部。为及时排走上部非空调区的余热,可在顶部设置排风装置,如图;(g)水平单向流;;顶送下侧回;宾馆客房气流组织示例;以上几种送风方式共同特点是,送风先经过房间顶部吸热、吸湿、稀释有害物后,再靠自重降落于工作区,从某种程度上说其新风量得不到有效利用,工作区内空气龄过大,IAQ难以保证。特别是当新风与循环风分别处理,在空调房间内混合时,由于新风温度一般高于循环风温度,易贴附于顶棚,不能充分与循环风混合,更不能充分稀释工作区的有害物。; 顶送风的气流分布;通风效率Ev,换气效率均高于(a);通风效率Ev1,换气效率=1;通风效率Ev1,换气效率1;非常规送风方式;下送上回的送风口布置在下部,回风口布置在上部。这种形式的特点为:一是能使新鲜空气首先通过工作区;二是由于是顶部回风,房间上部余热可以不进入工作区而被直接排走。故对于室内余热量大,特别是热源又靠近顶棚的场合,如大型计算机房、电讯自动交换中心等,最适合于采用这种气流组织形式。; 下部送风的气流分布; 下部送风的气流分布; 下部送风的气流分布; 下部送风的气流分布;气流分布特点;a.全孔板顶送下侧回;全顶棚送风下侧风;水平层流洁净室图;气流组织形式举例;地板送风(香港汇丰银行);地板送风的管道敷设;地板送风的地下空间;工位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209-20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新).pdf VIP
-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A卷).docx VIP
- 2025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pptx VIP
-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pdf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住院患者跌倒护理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pdf VIP
- 煤矿用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检查标准-培训课件.pptx
- 半导体物理学(第8版)刘恩科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新媒体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分析.pdf VIP
- 一种大吨位玄武岩纤维锚索整体张拉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pdf VIP
文档评论(0)